1915年,张作霖的三姨太为了泄愤,把侍女抽得遍体鳞伤。张作霖暴怒,一脚踹开房门,当众怒斥她:“你不愿意在家里待,就给我滚!”,姨太羞到无地自容,第二天决定削发为尼。 辽河平原的寒风卷着沙土刮过新民县城,城东大帅府后院的枯枝在风中簌簌作响。那年刚开春,三进院里传出细碎的啜泣声,几个粗使婆子抬着竹板担架匆匆穿过游廊,担架上趴着的丫头后背渗着血痕,新换的蓝布衫子转眼就洇成了深色。 都说张大帅新纳的三房姨太太脾气暴烈,平日里就爱拿着马鞭管教下人。那天不知怎的为着茶盏没摆正位置,竟把伺候的丫鬟抽得皮开肉绽。 消息传到前院书房时,张作霖正跟几个把兄弟商量剿匪的事,闻讯摔了手里的翡翠鼻烟壶,黑着脸往后宅闯。 要说这位三姨太也是个苦命人,早年间她家在北镇开着药材铺,父亲原是前清衙门里的文书先生。 那年头官府抓人向来不问青红皂白,戴家老爷子被扣上"私通乱党"的罪名下了大狱。十九岁的戴宪玉抹着眼泪四处求人,最后求到父亲旧识引荐,这才壮着胆子进了大帅府的门。 张作霖初见这姑娘就动了心思,小丫头虽然满脸愁容,但细眉杏眼透着股子倔强劲儿,跟府里那些低眉顺眼的姨太太大不相同。 当堂撂下话来:"想救你爹容易,拿自个儿来抵。"这话说得像秤砣砸在铁板上,戴家老娘当场就瘫坐在太师椅上,眼睁睁看着闺女被接进偏院。 过门头两年倒也相安无事,大帅新鲜劲儿没过,三天两头往三姨太屋里送绫罗绸缎,有回还特意从关内捎来整套的珐琅彩妆奁。 可戴宪玉心里始终结着冰疙瘩,当年青梅竹马的教书先生听说她做了妾室,寒冬腊月里投了浑河,这事儿像根鱼刺卡在她嗓子眼,吐不出也咽不下。 变故出在民国四年开春,戴家小弟仗着姐夫是东北王,在奉天城里横行霸道。有回喝多了黄汤,拎着德国造的盒子炮满街放枪取乐,把半条街的路灯打得稀碎。 这事儿闹得商贾百姓联名上书,张作霖为着收买人心,当众把内弟绑到城门楼子底下吃了枪子儿。 自打亲弟弟没了,三姨太就跟换了个人似的。原本就冷若冰霜的性子愈发乖戾,看哪个丫鬟都像是大帅安插的眼线。 那天晌午丫头失手打翻茶盏,正撞上她心里憋着口恶气,抄起挂在墙上的马鞭就抽。这事儿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大帅当众摔了茶杯,指着鼻子骂她"不想呆就滚"。 要说这女人性子刚烈起来,九头牛都拉不回头。第二天天没亮,戴宪玉收拾了几件素衣裳,悄没声地出了大帅府后角门。 等张家人寻到城西的观音庵时,青丝落地的三姨太已经换了灰色僧袍,任凭谁来劝说都闭着眼敲木鱼。坊间传言大帅派人送过三次银钱,回回都被原封不动退了回来。 这桩陈年旧事在东北民间流传了百来年,前两年倒有了新说法。沈阳张氏帅府博物馆整理档案时,从旧库房翻出几封泛黄信笺。 据2021年《辽沈晚报》报道,这些书信是戴宪玉出家后写给娘家表姐的,里头提到"每日诵经时总听见小弟哭喊",字迹越到后头越是潦草。 去年开春,北镇戴家老宅翻修,工人在阁楼夹层发现个红木匣子,里头装着半截断玉簪和褪了色的鸳鸯绣帕,经文物专家鉴定,正是戴宪玉当年准备出嫁时的物件。这些新发现的实物佐证了老辈人的口述,让这段民国往事愈发真切起来。 老话说"强扭的瓜不甜",三姨太这辈子的命数,就像她屋里那架德国自鸣钟,外表镶金嵌玉叮当作响,内里的发条早就拧成了麻花。如今帅府游廊的朱漆栏杆早就斑驳褪色,唯有后花园那株老杏树年年开花,粉白花瓣飘落在青石板上,倒像是给当年那个穿月白衫子的姑娘铺了条往生路。 信息来源: 张氏帅府博物馆馆藏档案(2021年公开资料) 《辽沈晚报》2021年3月15日文化版报道 北镇市文物保护管理所2022年文物鉴定报告 民国时期东北地方志《奉天通志》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东北军阀人物志》
1915年,张作霖的三姨太为了泄愤,把侍女抽得遍体鳞伤。张作霖暴怒,一脚踹开房门
玉尘飞啊
2025-05-01 08:53: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