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比亚迪以超50万辆的销量远超特斯拉,看似风光无限,但背后利润差距却令人咋舌——特斯拉单车利润约7000美元,而比亚迪仅约900美元,卖5辆的利润才抵得上特斯拉1辆。这种"薄利多销"模式虽快速抢占市场,却也暴露出中国车企在品牌溢价和技术壁垒上的短板。
新势力阵营同样分化明显:小鹏凭借降价策略销量飙升,但财报显示其单车亏损仍在扩大;蔚来则因换电模式成本过高,逐渐掉出第一梯队。近期最受关注的小米汽车,凭借手机供应链经验快速入场,但首款车型毛利率仅18.5%,远低于行业25%的平均水平,雷军宣称未来十年投入千亿造车,但资本市场已开始担忧其持续性。
更严峻的是国际贸易环境,欧美正以"产能过剩"为由酝酿新一轮关税壁垒。当低价策略遭遇全球市场封锁,中国新能源车能否真正从"销量冠军"升级为"利润王者",或许才是这场竞赛的关键转折点。
二球
特斯拉都卖不动了还在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