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苏州豪门潘祖年病重。临终前,他支开旁人,只留下20岁的孙媳妇,厚着脸

幽梦入怀情亦真 2025-05-01 20:35:23

1925年,苏州豪门潘祖年病重。临终前,他支开旁人,只留下20岁的孙媳妇,厚着脸皮对她说:“你已经守寡2年,真是苦了你了。但我死后你也一定不要改嫁,我有要事相求。”孙媳妇重重地点点头。 苏州富庶中国闻名,不少辞官隐居的官员、文人雅士都曾在浙江已大居住,自然也吸引了不少世家豪族,潘家就是其中之一,不仅在当地势力庞大,在朝堂上也是赫赫有名的官宦世家,备受皇帝信任。 潘家不贪财,不求官,因为潘家在康雍乾三朝间就已经通过完成初步积累,出现的大学士、进士不计其数,为潘家在苏州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保障,他们加不喜欢钱,但维度喜欢珍藏一些古董文物,比如青铜器件、古籍文书,字帖名画。 潘祖年这一代,原本有些衰落的潘家迎来了最后一个小高峰,他的哥哥在清政府有着不小的地位,还被晚清四大名臣所信任,经手的财富、文物更是不计其数,也许是因为祖上福荫已尽,又或者是基因的原因,潘祖年这一辈的后代极其稀少,旁支的香火却极为丰盛。 等到潘祖年归西的时候,潘家主脉断根,除了刚从外面嫁过来的孙媳妇潘达于,潘家的家风很好,一般不会出现夺门篡改主脉的事情发生,但潘祖年不能不防。 为了固守传承,潘祖年以爷爷的身份恳求潘达于留在潘家当瞩目,维持潘家的基本运转,一方面是借潘达于娘家的势,另一方面也是儒家思维作祟,传嫡不传庶,哪怕是交给一个外人。 潘达于既然已经来到了潘家自然不会后悔,可潘祖年让潘达于留下来不仅仅是继承家产的事情,他更想让潘达于保管的是家中藏匿的两个宝鼎。 大盂鼎和大克鼎,两宝鼎均为商周时期的文物,更重要的是,这两个宝鼎上有字,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也正是这两个宝鼎来到潘家之后,潘家的子嗣逐渐稀少,最先接触到宝鼎的潘祖年哥哥更是一辈子没有子嗣。 将家主的位置让给孙媳妇没多久,潘祖年就一命呜呼,让小姑娘苦苦操劳,潘家家风很好,没有因为潘达于是个外姓女子就对她进行欺凌,夺权。 但家族强大不代表没有外来危机,潘家因为数百年的发展积累了太多的财富,无论是那些金条还是古董文物,都让不少人垂涎,包括军阀、当地豪族、日本人,潘达于认识到这点后一方面开始散财,把不必要的财产全部分给外嫁的女性,一方面把家产分给家中的旁门子,分担家庭的压力。 另一方面潘达于把家中的两个重宝藏在破败房屋之内,任凭日本人还是军阀的搜捕都没有发现任何线索,但即便是如此,依旧有不少人逼问潘达于,想要谋夺更多的财产,但都没有成功。 潘达于牢记一句话,是自己能拿得动的东西,可以拿着,不是自己拿得动的东西不能强求,这两个宝鼎显然是潘家拿不动的东西,等到新中国建国后,潘达于也是毫不犹豫的把宝鼎交给上海博物馆,既断了一些人的念想,也给祖上传下来的东西一个交代,也算是她没有辜负爷爷的嘱托。

0 阅读:303
幽梦入怀情亦真

幽梦入怀情亦真

幽梦入怀情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