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烧烤的“出圈”与随后的虚假政绩而衍生的形式主义问题,确实成为观察中国地方治理

喻宁侃社会 2025-05-02 14:13:15

淄博烧烤的“出圈”与随后的虚假政绩而衍生的形式主义问题,确实成为观察中国地方治理与中央政策导向的一个典型案例。这一事件不仅揭示了部分地方政府在政绩考核压力下的行为偏差,更凸显了中央整治形式主义、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决心。

一、现象透视:从“烧烤经济”到形式主义的异化。 2023年淄博烧烤的爆火,本质上是市场经济自发活力与地方政府初期良性互动的结果。当地通过开通烧烤专列、规范商户服务等务实举措,成功将市井烟火气转化为城市IP。但随后出现的过度“政治化”倾向——如部分基层单位强制摊派接待任务、开展运动式卫生整治、数据注水等行为,暴露出将短期流量异化为政绩工程的苗头。这种“蹭热点”思维,背离了服务民生的初衷,最终导致行政资源浪费和群众反感。 二、深层症结:扭曲政绩观下的治理逻辑。 1. 考核指挥棒失灵:部分官员将“网红效应”简单等同于政绩,反映出对高质量发展内涵的误读。在GDP增速之外,如何科学评估民生改善、营商环境等隐性政绩,仍需制度创新。 2. 短视决策惯性:追求“立竿见影”的显性成果,忽视产业配套、服务质量等长效机制建设,暴露出急功近利的地方治理生态。 3. 责任传导变异:上级部门的督查压力在基层演变为“过度留痕”“数据竞赛”,凸显执行力扭曲。 三、中央治理形式主义整治制度化。 中央纪委对此事的通报(如对“景观亮化工程”等典型案例的查处)释放出明确信号: 价值导向重塑:通过《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等文件,明确“民生满意度比流量数据更重要”的评价标准。 监督机制创新:运用“互联网+督查”平台收集群众反馈,使形式主义问题无处遁形。 问责常态化:2023年全国共查处形式主义问题3.7万起,表明运动式治理已转向制度性约束。 启示与展望: 淄博案例犹如一面镜子,照见地方治理现代化转型的痛点。当前中央推行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新质生产力”等政策,正在构建更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未来需进一步: 健全容错机制,鼓励干部做“潜功”。 强化群众参与评价的权重。 运用数字化手段实现精准治理。 通报警示我们:城市营销与踏实为民从来不是单选题。唯有将“人民满意”作为终极KPI,才能避免“昙花一现”的治理陷阱,真正实现经济活力与政治生态的双重提升。

0 阅读:47
喻宁侃社会

喻宁侃社会

不要在意不在意你的人。不要考虑不考虑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