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就在隔壁为何中国绕远买美国巴西大豆?中国不选俄罗斯大豆,关键在3点! 俄罗斯远东的大豆田虽然一望无际,但产量却像挤牙膏,2023年全俄大豆产量只有670万吨,仅相当于中国一个黑龙江省的三分之一。 而且,这些大豆80%集中在欧洲部分,从莫斯科运到中国东北,铁路运费比海运还贵30%,这就好比你家楼下有个小超市,但里面的鸡蛋比菜市场贵一倍,你会天天去买吗? 还有就是,俄罗斯大豆的“体质”不太适合中国市场,美国和巴西的转基因大豆出油率普遍在19%以上,而俄罗斯非转基因大豆只有17%。 别小看这2%的差距,中国每年榨油消耗的大豆超过8000万吨,每降低1%的出油率,就意味着要多进口400万吨大豆,相当于多养活一个北京市的人口。 更何况,美国和巴西的大豆产业,已经形成了“海陆空”立体供应链,巴西的大豆从收割到装船,平均只需要72小时,而美国密西西比河的驳船运输成本,比俄罗斯铁路低50%。 这些国家的大豆仓储设施更是堪称变态,巴西的港口能同时停靠50艘万吨货轮,而俄罗斯远东最大的港口符拉迪沃斯托克,一次只能处理5艘船。 价格也很悬殊,2025年4月美国大豆到岸价每吨3545元,而俄罗斯大豆加上运费后高达4076元,这就好比买奶茶,隔壁小店卖20块,而3公里外的连锁店搞活动只要15块,还送优惠券,你选哪个? 中国进口大豆,其实在下一盘大棋,一方面通过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分散风险,避免被单一国家“卡脖子”;另一方面,推动国内大豆产能提升,2022年中央财政投入2.5亿元支持大豆制种。 更绝的是,中国在巴西投资了港口、铁路和仓储设施,把巴西变成海外粮仓,这种产地直采+供应链控制的模式,让中国在国际大豆市场拥有了定价权。 至于俄罗斯,中国也没闲着,2023年通过中欧班列从俄罗斯进口的大豆同比增长117%,但这更多是战略备份。 毕竟,当美国大豆突然断供时,俄罗斯的670万吨大豆只能解燃眉之急,而巴西的1.69亿吨产能才是真正的压舱石。 有人说,中国买美国巴西大豆是胳膊肘往外拐,但这恰恰体现了大国的战略眼光,在全球化时代,粮食安全不是关起门来种粮食,而是通过多元化布局、供应链控制和技术创新,构建起牢不可破的粮食长城。
朝鲜人民军在俄罗斯天天吃大餐,在库尔斯克战地食堂,除了俄餐的各种坚果、麦片、面包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