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症状,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中医理论中,虽有“肾开窍...

我是楚海波 2025-05-02 16:22:56
耳鸣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症状,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中医理论中,虽有“肾开窍于耳”的说法,认为听力与肾密切相关,但在临床实践里,单纯从肾虚论治耳鸣,收效者寥寥,仅少数患者通过左慈耳丸治愈。实际上,耳鸣、耳聋成因复杂,对中老年人而言,身体长期经脉瘀滞、瘀血堵塞耳窍是重要诱因之一。 - 人体存在众多窍道,经络血脉需保持通畅,方能使清阳之气上达,滋养各窍,此即“清阳出上窍”。耳窍作为九窍之一,一旦被瘀血堵塞,耳鸣症状便会出现。清朝名医王清任早有论断,提出“瘀血生百病”且“久病必瘀”,耳鸣作为慢性病症,瘀血正是关键致病因素。 - 然而,在治疗瘀血所致耳鸣时,单纯采用活血化瘀之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这是因为,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全身血脉的运行依赖心气的推动。当身体长期瘀血阻滞,心脏首当其冲受到慢性损伤。若仅化瘀而不重视心气的补充与推动,瘀血虽可暂消,但新的瘀血仍会不断生成。 - 为解决这一难题,针对中老年人瘀血所致耳鸣,可采用三通汤进行治疗。三通汤以“通”为核心,旨在打通全身经脉,不仅能疏通心血管、脑血管,还能使全身血管畅通。该方蕴含四个经典名方,其配伍精妙,直击耳鸣根源: - 通脉饮:由川芎、丹参、葛根组成,可活血化瘀,打通血脉,为气血运行开辟道路。 桂枝甘草汤:张仲景所创,以桂枝、甘草配伍,能强壮心脏阳气,为血脉运行提供动力。 生脉饮:源自孙思邈,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可大补心气心血,增强心脏功能。 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构成健脾第一方,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健运则气血生化有源,有助于推动血脉运行。 - 三通汤的核心思想围绕“心主血脉”,在疏通全身血脉的同时,着重强心扶正。补足心脏动力后,血脉得以顺畅运行,新的瘀血不再产生,从而实现标本兼治。当全身经络血脉通畅,清阳之气滋养耳窍,耳鸣症状自然缓解。 - 使用上方时,需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辨证加减: 若存在肾虚症状,可加入熟地、黄精,滋补肾精。 经常生气、肝气不舒者,加入柴胡、香附,疏肝理气。 痰湿较重、体型偏胖者,加入陈皮、竹茹、法半夏,化痰祛湿。

0 阅读:4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