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满脸愁容的小李找到记者,反映了自己遇到的一个大无语事件。 不久前,小李和男友到解放碑玩,两人玩累了,便在附近酒店定了一间房,准备休息休息。 现在住酒店必须实名制,一人一证件,但小李没带身份证,所以在前台办入住时,她打开手机,准备登录电子身份证。 谁知,小李刚掏出手机,酒店前台的无线网就自动连上了,这一幕被男友看个正着,他脸上表情瞬间变了。 在他看来,只有以前连接过这个WiFi,再来的时候才会自动连上,所以,他断定小李瞒着他住过这个酒店。 男友也没有心情再开房,他一脸阴沉,质问小李是不是经常到这个酒店住?和谁一起住? 她保证,自己绝对是第一次住这家酒店,此前从来没有来过,至于无线网为什么会自动连上,她也很诧异。 男友自然不相信,正常来说,连接无线网需要先找到相应的账号,再输入正确的密码,从来没到过的地方,WiFi是绝对不可能自动连接的。 小李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不管她怎么解释,男友始终不肯相信,因为此事,两人分了手。 被最亲密的人误解和冤枉,小李心里难受极了,她实在是想不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为了自证清白,她上网查找了很多关于网络连接的资料,很快发现了问题。 原来,小李以前也在一家酒店上班,巧合的是,这个酒店的无线网账号和她以前上班的酒店账号非常像。 害怕自己记错,她特意询问了之前上班的同事,看原来酒店的无线网账号和密码是多少。 同事的回答让她惊呆了,这两家毫不相干的酒店,网络名竟然都叫“前台”,密码也都是8个8。 原来,正是因为这些巧合,才产生了一系列误解。 找到真相的小李总算松了口气,她赶紧给男友打电话解释,可惜对方根本没有给她机会,还将她拉黑。 小李刚刚点燃的希望彻底破灭了,她越想越憋屈,既然男友不相信,那她就找到媒体曝光此事,让所有人都看到自己的清白。 记者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准备亲自验证小李的说辞。 记者先来到小李原来工作的酒店,在酒店大厅果然搜索到叫“前台”的WiFi,输入密码8个8后成功连接。 紧接着,记者又来到小李和男友入住的那家酒店,走到前台时,手机果然自动连接上了名叫“前台”的无线网。 为了保险起见,记者还专门问了工作人员密码,果然是8个8。 看来,小李果然是被冤枉的,误会终于澄清,但她和男友的感情还能回到从前吗? 小李表示,找媒体曝光此事并不是一点要男友回心转意,重归于好,更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而且希望男友为自己道歉。 那么,这种自动连接无线网的情况会不会泄露个人信息呢? 专业人士解释,因为手机和电脑都有保存密码的特性,如果此前连接过某无线网,下次遇到同样的网络,会优先使用之前的密码,如果是密码正确,就会自动连接。 这种情况存在泄露信息的风险,所以大家在连接无线网络的时候,尽量关闭自动连接。 男友仅凭手机自动连接WiFi这一技术现象,直接断定小李“瞒着住过酒店”,并公开质问其“和谁一起住”,属于对小李私人生活的无端猜测和公开指责,侵害了小李的名誉权。 小李可以要求男友书面道歉,并删除相关言论;如果对方拒绝,小李可依法提起名誉权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事实上,是两家酒店均使用“前台”为WiFi名称、密码为“88888888”,导致小李手机自动连接。 《民法典》第1043条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 男友因误解而分手,属于情感纠纷,法律无法强制恢复感情。法律只能提倡大家,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双向奔赴才能和谐融洽。 误连WIFI密码只是一场小闹剧,但却让小李分手,情侣之间连这么点信任都没有,关系破裂也是迟早的事。 这也提醒我们,平时要关闭“自动连接WiFi”功能,避免设备自动接入高风险网络,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信源:重庆天天630—2025.5.1)
(来源:重庆天天630)这个事听起来像段子,但却真实发生了。李女士介绍,当天和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