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他趁着妻子出差,偷偷把一管液体灌入刚满一岁的儿子嘴里。看着儿子天真的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2025-05-03 21:44:43

1959年,他趁着妻子出差,偷偷把一管液体灌入刚满一岁的儿子嘴里。看着儿子天真的笑容,他流着泪吻了吻儿子:儿呀,为了亿万孩子的健康,爸爸只能这么做了!爸爸对不起你。 儿子呀呀的说着话,不知道父亲喂他吃下什么东西,更不知道这东西对于全国的孩子们来说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全国各地爆发出一场疾病,多发于五岁下的孩子们,起初人们没有在意,只是当做感冒发烧来治疗,但很快医生们发现这根本控制不住,病重的孩子甚至出现了瘫痪的症状。 大街小巷里再也看不见孩子们嬉戏打闹的场景,每个家长都害怕孩子患上这可怕的病症,过去人们的预防意识没有现在这么严肃,导致疾病的传染不断扩大。 这种病就是小时候常被家长挂在口中的小儿麻痹症,而现在则很少听说这个病,在2000年中国被世卫组织正式认定为无脊灰(小儿麻痹症)国家,这一切都离不开“糖丸爷爷”的付出。 他就是顾方舟,很多人不记得他的名字,但肯定记得忘不了吃下肚的小糖丸,甜甜的还能治病,这种糖豆似的药就是顾方舟和团队人员共同研发出来的。 不到五岁,他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为将他和其他兄弟姐妹养大,学习当了助产士,在小顾方舟眼中,母亲的工作很伟大,他梦想着当医生来帮助其他人。 小儿麻痹症爆发时,顾方舟刚从国外学成回来不久,接到这个艰巨的任务后,就带着同事们抓紧时间研究,早一分出成果就少一个病患受折磨。 经过综合考察后发现国际上有两种疫苗,“死”和“活”,前者更加的安全,但相对应的花费的钱更多,不是当时的国家和人民所能承受的,因此顾方舟带着压力准备研究推行活疫苗。 疫苗在正式上市前要经过大量的实验,前期还好说是用动物来做实验,看着实验室中小白鼠小白兔等等在使用过疫苗后都安然无恙的样子,顾方舟和同事们都松了口气,成功率越高意味着在人体上越安全。 但不是说在动物上用完就可以直接让人用的,人也要做实验,更重要的是这种病只针对孩子,所以他们这些研究员身先士卒喝下疫苗后,即便没有问题也需要找孩子来做实验。 哪个孩子不是家里面的宝贝,过去的药物实验可不如现在方便,光是找实验儿童就难的很,家长都害怕这种未知的东西害了孩子。 顾方舟坐在实验室中,思考着接下来该怎么办,猛然间他想到了儿子,这一年多他忙于工作很少回家,孩子都快一岁了他都没时间好好抱抱他,带他出去玩。 想到儿子天真无邪的笑脸,他意识到儿子就是个合适的试验对象,如果连他们这些做研究的孩子都不敢使用疫苗的话,其他孩子怎么敢放心使用呢,而且经过他们的体验这疫苗对身体没有副作用。 他瞒着妻子和同事们给儿子喂下了疫苗溶液,他不知道这东西会不会在孩子身上起反应,如果严重的话孩子的未来将会抱憾终生,于是每天都守在孩子身边生怕他出现意外。 妻子得知他做的事情后,恨的想要捶他两拳,最终还是没有说什么伤人的话,爱孩子的人都是一样的,但她知道丈夫现在做的事情有多么重要,幸好最后孩子没有什么问题,看着身体情况都正常的孩子,顾方舟的脸上露出激动的笑容,眼泪不自觉的滴落。 光有一个实验样本是不行的,其他同事有好几个孩子符合要求的,跟随他的步伐给孩子们喂下了疫苗溶液,幸好最终的结果很喜人。 当疫苗正式通过各项测试的那一刻,顾方舟很不得赶紧让孩子们都使用上,这样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病患,但很快他发现个不好的消息,就是疫苗的储存很麻烦,稍微储存不当就废了,而且有些孩子对疫苗有些抗拒。 为此,他又开始琢磨最后想着大家爱吃糖,但平日里很少有机会能吃,于是特意将它做成糖丸的样子,这样孩子们在吃的时候就会主动吃下去,不过这也因此闹出来笑话,有小孩太喜欢吃了,正巧家里面是分糖丸的,就偷偷的将一瓶子都吃光了,吓得父母赶紧给顾方舟打电话询问有没有事情。 正是有着顾方舟和同事们的钻研才让小儿麻痹渐渐从大家面前消失,他的事迹值得我们永远纪念和感恩。 参考来源:女儿记忆里的“糖丸爷爷”顾方舟: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0 阅读:71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深入浅出,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