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包含沈阳军区参谋长女儿在内的6名劫匪枪击了两人后,用手枪对准了中国民航296号客机机长王仪轩,王仪轩一路和劫匪斗智斗勇,最终飞机还是到了韩国。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3年5月5日早上,沈阳桃仙机场在晨光中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三叉戟型客机编号296的航班正准备飞往上海,舱门敞开,九十六名乘客在地勤指引下登机,机长王仪轩和八名机组人员也陆续就位。 这趟常规航班并无特殊之处,一如以往地完成例行检查后缓缓滑出跑道,临近起飞前,机务人员发现一个小故障,航班短暂返航,检修后再次升空。 此时机上气氛平稳,乘客中有企业职员、返乡探亲者、科研人员和几名外籍旅客,多数人调整座椅准备休息,空乘在过道间穿梭送水送餐,一切按部就班。 接近大连上空时,乘务长程梅注意到后舱几个年轻人神情紧张,低声交谈又频频窥探驾驶舱方向,他们坐在最后一排,没有领取食物,也不系安全带。 程梅悄悄回报机长,王仪轩心头微动,叮嘱空乘提高警惕,避免惊动他人,几分钟后,变故骤然发生。 一名男子猛地起身掏出手枪,紧随其后的几人迅速协助制服乘务员,副驾驶刚要反应,肩膀中弹,鲜血迅速浸湿制服。 驾驶舱被强行闯入,王仪轩头部被枪口抵住,仪表盘被暴力击打,持枪男子自称卓长仁,要求飞机改飞南方,目的地另作安排。 混乱中,王仪轩趁对方注意力转移,悄然将应答机调至7500,这是国际航班遭遇劫持时的标准信号,地面管制迅速捕捉到异常,尝试联系却只听见粗暴辱骂和噪音。 空中广播突然中断,客舱一阵恐慌,有乘客被流弹击伤,血迹在舱壁蔓延,一名年轻的女乘务员中枪倒地,现场惊叫四起,老人抱着孩子躲入座椅下,哭声和汽油味交织成压抑的空气。 卓长仁持枪命令航向台湾,王仪轩面无表情回报油量不足,请求改飞韩国以保安全,对方一开始半信半疑,见飞机转向渤海上空未进预定航线,冲上来再次威胁。 情势紧张至极,王仪轩一边调整飞行,一边暗中寻求最稳妥的迫降方案,在飞机进入韩国防空识别区时,春川机场的雷达显示有一架未知客机逼近。 地面空军进入战备,随后确认机身印有中国民航标识,接管通信后决定引导迫降,飞机高度骤降时,起落架几乎擦过跑道边界的铁丝网,王仪轩特意未对准正线,机体略为侧倾,以引发外界警觉。 落地的瞬间,地勤人员和军警迅速包围客机,几分钟后确认劫持事件属实,舱门打开,武装人员投降,乘客依序撤离。 韩国政府启动应急机制,乘客被转送至军营休整,提供食宿及医疗支持,代表团从中国飞抵后,立即与韩方展开交涉。 劫机者身份逐一确认,包括卓长仁及其情妇高东萍,另有四名男青年,其中两人曾服役,劫机动因指向非法越境与个人利益,政治立场包装痕迹明显。 高东萍借助其父职务便利,将枪械藏于化妆盒,成功绕过安检,安保漏洞一度引发舆论风暴,韩国方面依据国际公约对机体进行检测修复,安排中国飞行员将其驶回。 乘客安然返回后接受身心评估,部分人员留院观察,机组人员全员平安,王仪轩的应变被上级点名表彰,事件经多国媒体报道,成为当年航空安全的重要警钟。 数日后,六名劫机者被移交台湾,当地将其树为所谓“反共象征”,公开安排宣传与演讲,但此举未维持太久,数人因劣迹败露沦为边缘人物。 卓长仁后因重罪再次入狱,被判死刑执行,其他同伙或因刑事案件伏法,或锒铛入狱,结局尽失人心。 这起劫机事件推动中国民航启动安检改革,金属探测设备逐步铺设,人员培训与处置预案全面升级,同年下半年,公安系统启动全国性打击暴力犯罪行动,社会治理由此翻开新篇。 王仪轩继续飞行生涯,直到退休,三叉戟客机则在服役多年后退役解体,机身上的弹孔静默无声,作为那场空中惊魂的最后注脚。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文汇客户端2020.1.15《新中国第一劫机大案:下毒,开枪,六名暴徒迫使载有105人的民航客机强行降落韩国军用机场》
熊猫大哥这是什么信号?!以色列不允许任何国家飞机降落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机场,否则
【1评论】【9点赞】
世风
劫机者为什么要移交湾湾?
快乐的小老虎 回复 05-04 22:52
劫机者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