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医很少让人去多喝水? 忌口生冷寒凉,不喝冷饮,你或许知道。那么热水是不

岭南脾胃 2025-05-04 23:01:04

为什么中医很少让人去多喝水? 忌口生冷寒凉,不喝冷饮,你或许知道。那么热水是不是要多喝呢?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多喝热水。真的对么?不一定。 物无美恶,过则成灾。平时吃饭吃菜喝粥,这里面的水分已经足够,喝热水,只能是辅助。如果本身阳虚湿盛,那就更要注意不能多喝水。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比寒更难治。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万病之源。 水喝多了,阳气不足,化不开,就是废水,需要排出体外。往体外排水,也要消耗阳气。阳气足的,把水排出去,还好。阳气不足的,水排不出去,堆积在体内,就成了湿邪。 水湿困阻,犹如乌云遮天,阳气不到的地方,就会得病。 不管是水,还是食物,只要是人体化不开的,都是垃圾,需要排出体外。只有真的缺水了,才需要补充水分。但补充了水分,不一定人体就不缺水(津液)。 原因是水必须经过阳气温煦才能变成对人体有用的津液。下面这个公式,请大家牢记:水+阳气=津液。 只补水,没有阳气,那么水还是水,不会变成津液,也不能被人体利用,还需要消耗阳气排出体外,排不出就会得病。 很多人感觉渴,但喝再多水,还是渴。原因何在? 渴是因为缺津液,人就感觉渴。喝水还是渴,不是因为缺水,而是缺阳气,阳气不足,水无法生成津液,于是越喝越渴。因为喝进了更多的水,这些水只会更加伤害阳气,让阳气更加虚弱,那么津液就更少,就会更渴。 养生就是养阳气。很多人认为一天八杯水是养生,实则是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害生。 真的渴了,喝一些水,观察一下会不会解渴,如果不能解渴,那说明不是喝水少的问题,很有可能是阳虚了。 这个时候要做的是少点喝水,吃饭吃菜喝粥就够了。少喝水一段时间,或许你会发现,嘴唇没那么干了,口舌也生津了,原因是水少了,阳气就上来了,有了阳气,再加上本来就多余的水,就能生成津液了。 前些日子诊一人,经常感到口干,心悸心慌,后背疼。胃部也有痞满感,还爱出汗。我问对方是否喜欢喝水,回答确实是,而且每天喝好多水。 《伤寒杂病论》里指出,痛饮超负荷的水,停在胸膈间不代谢,极易引起心慌,而且后背会有巴掌大的区域怕凉、肌肉紧张。 我处以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加减,叮嘱千万不要喝太多水。用药后患者复诊反馈,症状大减,说自从控制了饮水习惯,各方面都好了很多。 当然了中医让你不让你多喝,你也不能不喝,少喝,这样身体还是会出问题的,还是那句话,物无善美,过则为灾

0 阅读:79
岭南脾胃

岭南脾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