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2月,病重的陈赓大将在上海丁香花园留下人生最后影像。照片中,这位曾叱咤疆场的开国将领身着便装,面容清瘦却目光坚毅,静静坐在藤椅上。 那张藤椅摆在花园的角落,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洒在他身上。谁能想到,这个瘦弱的病人,就是当年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黄埔三杰"之一。他的双手放在膝盖上,指节分明,这双手曾经握过枪、批过文件、救过伤员。现在,它们只是安静地搁在那里,像是随时准备再拿起什么。 医生说他需要静养,可他的心始终在前线。听说部队在搞训练,他非要让人把训练方案拿来看。看到不满意的地方,就用颤抖的手写下修改意见。护士劝他别太劳累,他笑着说:"当兵的哪能躺着打仗?"这句话,成了他最后的倔强。 照片拍摄后不久,他的病情突然恶化。临终前,他还在问秘书:"国防科大的教材编得怎么样了?"这是他创办的学校,就像他的另一个孩子。妻子傅涯握着他的手,听见他迷迷糊糊喊着:"冲啊...拿下那个山头..."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活在战场上。 追悼会上来了很多人。有他带过的兵,有他救过的百姓,还有被他俘虏后又释放的国民党军官。灵堂摆满了花圈,最显眼的位置放着毛主席送的那个,上面写着"陈赓同志千古"。简单六个字,道尽了这位开国大将的一生。 如今再去丁香花园,那棵老树还在,藤椅却早已不在原地。偶尔有老人指着那个角落,给年轻人讲当年的故事。他们说,每到春天,那里的花开得特别艳,像是有人在精心照料。或许,这就是将军留给这座城市的最后礼物。 看着这张老照片,不禁想起现在的年轻人。他们知道陈赓是谁吗?了解这些开国将领的故事吗?在刷短视频、追明星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是谁为他们创造了今天的生活? 各位读者朋友,你们听过陈赓大将的故事吗?在你们心中,这些革命前辈应该被怎样铭记?今天的我们,又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些什么呢?
1961年2月,病重的陈赓大将在上海丁香花园留下人生最后影像。照片中,这位曾叱咤
凌春随心生活
2025-05-05 07:16: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