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张艺谋筹拍《红高粱》,女主选了身材很好的史可。然而,巩俐也想出演,于

亲姐姐的艾维 2025-05-05 10:26:11

1987年,张艺谋筹拍《红高粱》,女主选了身材很好的史可。然而,巩俐也想出演,于是张艺谋让巩俐去酒店试戏。没想到,摄影师顾长卫的一句话,改变了巩俐和史可两个人的命运。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电影正处在摸索前行的阶段,张艺谋筹备拍摄《红高粱》的时候,原本看中了中央戏剧学院的学生史可。 这姑娘长得结实,宽脸盘厚身板,往田埂上一站活脱脱就是个农村妇女。 剧组里的人都觉得合适,毕竟原著里的九儿就是个敢爱敢恨的山东大妞。 可张艺谋连着几天蹲在选角现场抽烟,总觉得史可那双眼睛里少了点东西。 这时候还在读大二的巩俐找上门来,要说这姑娘长得是真水灵,细腰长腿往那一站,跟地里长出来的高粱秆似的。 可张艺谋心里直打鼓,原著里九儿跟姜文扮演的余占鳌在高粱地里打滚的戏份,眼前这个城里姑娘能豁得出去吗? 更别说巩俐当时连正经表演课都没上完,跟科班出身的史可比起来确实嫩了点。 不过巩俐有股子倔劲儿,听说张艺谋在挑演员,自己扯了块红布裹头上,蹬着布鞋就闯到酒店试镜去了。 那天在场的摄影师顾长卫后来回忆,这姑娘试戏的时候眼睛里像点了两团火,把九儿那股子泼辣劲儿演得活灵活现。 最绝的是她念台词的时候,明明说的是普通话,愣是让人听出山东口音的土腥味。 张艺谋举着摄像机的手都忘了放下来,他算是见过大场面的,可眼前这姑娘的爆发力实在让人吃惊。 但真正让他下定决心的,是顾长卫私底下说的那句话:"史可像刚过门的小媳妇,巩俐才是要跟老天爷较劲的九儿。" 这话算是戳到点子上了,原著里的九儿可不是逆来顺受的主儿,她得跟土匪斗、跟日本人斗、跟自己的命斗。 后来张艺谋带着剧组在山东高密种了上百亩高粱地,巩俐跟着老乡学挑水、学赶驴车,两个月下来晒得跟黑炭似的。 最要命的是那场高粱地里的激情戏,三十七八度的大热天,她和姜文裹着棉袄在泥地里打滚。 当时围观的村民都说这姑娘是真拼命,拍完戏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都没喊过疼。 电影上映那年轰动了整个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奖杯往张艺谋手里一递,全世界都记住了银幕上那个穿着红棉袄的九儿。 要说史可后来发展得也不错,演了不少电视剧,可观众心里九儿这个角色就跟巩俐焊死了似的。 这事儿后来成了电影学院的经典案例,老师们总拿这个例子告诉学生:演员和角色得对上那股子气,差一点都不行。 巩俐靠着这个角色一炮而红,后来又跟张艺谋合作了《菊豆》《秋菊打官司》好几部片子。 特别是1992年威尼斯电影节上,她穿着旗袍上台领最佳女主角奖的时候,台下那些老外记者都看直了眼。 要说这姑娘也是真争气,从《红高粱》到《霸王别姬》,硬是把中国电影带到了世界舞台上。 现在回过头看,《红高粱》能成经典还真不是偶然。 就说选角这事儿,张艺谋要是当初选了史可,电影可能就成了个规规矩矩的农村故事。 可巩俐身上带着那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儿,愣是把九儿演成了土地里长出来的女英雄。 后来有记者采访顾长卫,问他当年那句话是不是故意帮巩俐说话,这老哥嘿嘿一笑:"好马配好鞍,好演员得遇上对眼的导演。" 这事儿还有个后续挺有意思,前些年电影频道重播《红高粱》,有网友把史可和巩俐年轻时候的照片拼在一起,底下评论说史可像地里刨食的村妇,巩俐像要揭竿而起的花木兰。 这话虽说有点夸张,倒真把两个演员的不同气质说透了。 所以说演员选角这事儿,有时候差的就是那一眼的感觉,导演心里得跟明镜似的,知道什么火候该下什么料。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红高粱》里的那片高粱地早成了旅游景点,巩俐也成了国际影坛上的"巩皇"。 可每次电影频道重播这部片子,总有人守着电视看九儿骑着毛驴出嫁那段。红盖头底下那双眼睛亮得跟星星似的,谁看了不得说句:这就是命里该她演的角色。 主要信源:(新浪娱乐——张艺谋谈《红高粱》换角史可 巩俐赢在“有味道”

0 阅读:1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