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惨案,不得不提明朝的这一桩,朱棣下令将三千宫女押至刑场,并扬言要亲临现场全程观赏行刑过程,宫女侍卫是宫廷里被奴役的一族,唯唯诺诺侍奉主上,何以激怒朱棣?
行刑现场,朱棣遭宫女当众嘲讽,让皇家丑闻散布并流传至今!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委派郑和下西洋、修《永乐大典》、疏通大运河等举动也在历史上被大家熟知,他在位期间,国力强盛,号称“永乐盛世”。
朱棣的一生,褒贬不一,说到不好的争议,时间要回到1420年了,也就是朱棣的晚年,他下令诛杀了3000名宫女,让世人看到了朱棣的残暴。
说起皇家,皇帝好色,十之有九,英雄难过美人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底下所有的女人都归皇上,朱棣也是一样。
在位期间多次海选,每次都经过8次筛选,选入宫的女子年龄也是越来越小。
朝鲜知道朱棣好美色,为了讨好朱棣,从本国筛选了5名美女,特意进贡到明朝,朱棣本人对朝鲜美女情有独钟,因为据说他的母亲有高丽血统,因此自己比较偏爱朝鲜美女和美食。
进贡而来的5位美人,年龄更是非常的小,最小的才14岁,其中有一位面容娇好,皮肤白皙,还善于音律,因为朝鲜人和本土的女子长相不同,又极度的温柔,很快就得到了朱棣的宠爱,被封为“贤妃”。
《明史》中这样记载这位贤妃:列传一恭献贤妃权氏,朝鲜人。
永乐时,朝鲜贡女充掖庭,妃与焉。姿质穠粹,善吹玉箫。帝爱怜之。七年封贤妃,命其父永均为光禄卿。明年十月侍帝北征。凯还,薨于临城,葬峄县。
权氏深得朱棣的喜爱,封其为“贤妃”的当年,就连同其父亲也被封为了光禄卿,同时因徐皇后已故,她一方面因美貌被朱棣宠爱,另一方面因中宫空缺,开始掌管后宫大权,这各种好事都落在她一人身上,难免不遭人妒忌。
后来,因朝廷需要,朱棣需要北征,权氏也是全程陪同,在后方尽心伺候朱棣,与朱棣同享福共患难,谁能想到,在返程途中,她因病去世,最后埋葬他乡。
权氏死后,朱棣心痛不已。朱棣并没有想过,权氏的死会有什么蹊跷,不曾想,有人却说,是吕美人害死了权氏。
吕美人是何人,她是与权氏一同从朝鲜进贡而来的,她串通了太监和银匠,在贤妃的茶里下了砒霜,直接导致她的死亡。
朱棣知晓后,大怒,用烙铁折磨吕美人,并让她慢慢死去。
她死以后,朱棣觉得为权氏报了仇,结果不想,却报错仇人,一个宫女的一句话让朱棣后背发凉,宫女说,权氏并不是吕美人害死的,吕美人是被商人之女吕氏,同样姓吕的诬告的。贾吕曾经想通过同姓的关系巴结吕美人,借机上位,结果吕美人没有应答,导致怀恨在心,借助权氏贤妃的死,将吕美人送去地府。
不曾想东窗事发,吕氏和宫女鱼氏选择了自杀了断,朱棣左思右想,怎么还没处罚,人就自杀了,后想起宫女鱼氏曾私通宦官,自己了解但未曾处罚,于是朱棣坐不住了,下令开始进行审问。
不曾想,这一审问,吕氏也与宦官私通,堂堂皇帝竟然被太监带了绿帽子,朱棣大怒,审问过程中由一牵扯出十,十个牵扯出百人,直至近3000宫女,都被牵扯进来。
全部诛杀!朱棣下令后,预被行刑人员拉入刑场,霎时间,刑场哭声四起,众人瑟瑟发抖,朱棣的怒气未平息,亲临现场,他要全程观看监督执行死刑的过程。
屠夫手起刀落,开始行刑,临死之前,一个宫女看向朱棣,大喊“自家衰阳,故私年少寺人,何咎之有!”,一句话,将朱棣的丑事宣扬开来,所有人都知道了朱棣有阳痿,才导致吕氏与宦官私通。
朱棣听后,更是亲自下手屠杀,以宣泄愤怒,至此,一场大型的杀戮就被历史所记录下来,血腥的现场现在想象也是不寒而栗,所谓伴君如伴虎,最坏的一种下场也不过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