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立夏饭
幼儿学语,一惯喊做鸭鸭饭,烧鸭饭。饭里没有鸭子,而是春与夏的村野味道。
文坛上有一份著名的“野火饭”是在上海厨房间里烧出来的。那是1933年5月的事了,鲁迅在茅盾家吃野火饭。茅盾是桐乡乌镇人,在桐乡的人眼里,这顿“野火饭”当算是菜饭。我们从清明就开始张罗吆喝了,这是按捺不住向往春野的心。其实清代笔记里也确实有见清明时候烧野火饭的。《吴门补乘》《吴郡岁华纪丽》都有以清明节“儿童对鹊巢支灶,敲火煮饭,名野火米饭”这样的记录。
大概在我七八岁那年的5月,长辈提及他们童年会去烧野火饭的。那是我第一次伙同几个七八岁的孩童,平地用砖头搭个灶架上小锅野蔬煮米。当时我们被告知这日的食材是可以去别人家的田里“讨要”,说是这样一来饭吃了“聪明健康”。年长之后翻书,方才知道这传言并非亲戚杜撰作弄小孩子,这种说法有迹可循。清代吴存楷《江乡节物诗》载:立夏日儿童席地为炊,薪米豆肉皆乞诸人,其状绝似丐者或亦厌胜之意兴。
五一劳动节立夏
全文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