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韩制裁20年,金正恩却说朝鲜真正的敌人不是美韩,那是谁?2021年11月,金正恩在一次讲话中给出了答案,他说:“美方仍在坚持错误的判断和行为,继续制造地区紧张局势,但朝鲜的主要敌人是战争本身,而非美韩等特定国家或势力。” 这个看似矛盾的表态,背后是一个民族对战争创伤的深刻记忆与生存困境的挣扎。 1950年的朝鲜战争,让这个半岛国家付出了惨痛代价。据统计,战争期间朝鲜平民死亡超过300万,青壮年伤亡数十万,整个国家几乎被战火夷为平地。志愿军入朝时,朝鲜已弹尽粮绝,后勤物资需从中国东北长途运输。 这场持续三年的战争,不仅让朝鲜成为废墟,更在民族记忆中刻下了无法磨灭的创伤。正如金正恩所言,战争带来的饥饿、流离失所和家园毁灭,才是朝鲜人民最恐惧的敌人。 战后重建的困境并未因停战而结束。苏联解体后,朝鲜失去每年50亿美元的援助,经济瞬间陷入"断崖式"下跌,外汇储备锐减90%。1994年至2004年的大饥荒,更让数百万人挣扎在生死边缘。 联合国自2006年起对朝鲜实施的制裁,进一步封锁了其发展空间。元山葛麻海岸旅游区因制裁停工,开城工业园关闭导致5万工人失业,这些案例揭示了制裁对民生的直接冲击。 面对持续的军事压力和经济封锁,朝鲜的回应充满矛盾。一方面,2021年9月试射的"火星-8"高超音速导弹,展示了其在军事技术上的突破;另一方面,2018年《板门店宣言》的签署,又透露出对和平的渴望。 然而,韩国2023年单方面中止《板门店宣言》军事协议,重启对朝侦察活动,让南北和解的努力付诸东流。这种"对抗与对话"的反复,折射出朝鲜在战争威胁与生存权之间的艰难平衡。 金正恩将战争抽象化为"共同敌人",实则暗含对民族生存权的捍卫。在美韩年复一年的联合军演中,朝鲜感受到的不仅是军事压力,更是对国家主权的威胁。正如2023年朝鲜重启核试验并将核武力写入宪法,这种"以战止战"的策略,本质上是对战争阴影的反抗。 但现实的困境依然存在。制裁导致的经济萎缩、粮食短缺,以及国际社会的孤立,让朝鲜在追求和平的道路上举步维艰。2021年朝鲜劳动党八大提出的"国家经济发展五年计划",试图通过政策调整缓解危机,但美元化和市场波动的加剧,又让经济复苏充满不确定性。 朝鲜半岛的困局,本质是战争威胁与信任裂痕的交织。当金正恩说出"战争是敌人"时,他既在回应历史的创伤,也在呼吁国际社会正视朝鲜的生存权。 或许,只有打破"以制裁促改变"的思维定式,才能真正化解这个半岛的危机。 对此,你又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为什么总说二战打光了苏联一代人,而没有人说打光中国一代人?不仅是苏联,德国也是打
【6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