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梁晓声经人介绍与北京姑娘焦丹相亲,谁知一见面梁晓声就对焦丹说:“我每月工资42块5,要寄30块给东北老家。家里五个兄弟姐妹,大哥精神失常得吃药,我自己也因为长期熬夜写作,身体不是很好……” 那年头北京姑娘眼光都不低,偏有个叫焦丹的姑娘愿意跟他处对象,第一次见面梁晓声就撂了实话:“我这点工资养家都够呛,自己还总熬夜写稿子,身子骨早熬坏了。” 要搁旁人早吓跑了,这姑娘反倒接茬:“你担子这么重,确实得找个人搭把手。”这话把梁晓声震得半天没接上话。 要说梁晓声也不是没本事的,68年高中毕业就去了黑龙江建设兵团。在北大荒割过麦子修过电线,还当过边境巡逻队员。 别人累得倒头就睡,他偏要挤时间读书写稿,74年硬是凭着篇《向导》被复旦大学老师相中,直接保送进中文系。 毕业分到北影厂当编导,28岁就混上单身宿舍,虽说只有11平米,在那年代也算体面了。 可家里拖累实在太大,相了十几次亲都黄了,直到遇见焦丹这姑娘,家里是正儿八经的北京户口,愣是不嫌弃他穷。 处了十个月对象,82年5月扯了结婚证。没办酒席没摆宴,新娘子自己缝了两床棉被,收拾三个樟木箱子,坐着四路公交车就搬进了单身宿舍。 要说这媳妇会过日子,过道里支个煤球炉就当厨房,梁晓声嫌做饭动静大影响写作,她就掐着表研究出15分钟快速做饭法。 83年媳妇怀孕生了大胖小子,怕孩子哭闹吵着丈夫写稿,成天抱着孩子在胡同里转悠,等娃睡着了才敢回屋。 说来也怪,自打结了婚梁晓声时来运转,83年在《北方文学》发了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第二年《今夜有暴风雪》和《父亲》又连拿两个大奖。单位给他换了13平米的房子,总算不用在过道做饭了。 最难得是焦丹把婆家当自家,公婆生病接到北京治病,蹬着三轮车送医院,疯癫的大伯哥接来北京住新房,专门从东北雇保姆伺候,小叔子小姑子下岗没饭吃,家里攒的4万多存款全贴补了去。 梁晓声后来写《人世间》,里头那个任劳任怨的郑娟,原型就是他媳妇。 如今老两口都过了古稀之年,当年挤在11平米宿舍写稿的穷小子,成了拿茅盾文学奖的大作家。要说这日子过得,真应了那句老话:妻贤夫祸少,家和万事兴。
钟爱亮光
【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