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长着急了!突然断货,美国人炸锅了:一刀砍断的不只是快递线

天天国际笑料库 2025-05-06 14:53:01

一开始没人当回事。Temu发了条系统通知,说中国发往美国的包裹要“暂停”一下,大多数用户以为又是清关卡了、航班耽误了。 可到了第二天,订单开始失联、客服只会说“系统升级”、便宜的那几样小东西页面全404。有人在Reddit上直接问:“Temu是不是倒闭了?”这才有人意识到,问题不小,不是货来不了,而是这条送货的路,被美国亲手封了。

Temu的商业模式,很多人这两年已经摸得门清:不建本地仓,不搞本地客服,全靠中国的义乌、东莞、泉州这些制造厂,配合极度压价的采购单,拼命地往美国出货。 说白了,它不是靠“品牌”赢,而是靠“跑得快、压得狠”。而它能这么干,靠的就是一条政策:低值免税。 美国原来有条“de minimis”政策,只要一件商品单价不超过800美元,就能以“个人物品”形式清关,既不交税,也不用复杂申报。这条路原本是给“个人自用”准备的,结果被平台变成了大规模“正经发货”的通道。 Temu最擅长的,就是绕开传统通关路径,拼接一套超轻的供应链模型。别的平台还在搞海外仓,它已经可以靠算法直接预测SKU热度,义乌备货后两天内送到美国郊区仓库,快得离谱,便宜得吓人。 但这个逻辑在2025年5月1日停摆了。

当天,美国正式终止了针对中国大陆和香港的低值免税通道。这不是技术调整,而是把这条赛道彻底铲平了。 第一,所有包裹必须报关,交税。按路透社、FT等报道,有些商品可能被征收高达145%的“合规服务费”。 第二,平台必须提交报关清单、发件人资质、货品原产地、定价方式等细节,算法出单那一套游戏,行不通了。 第三,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次日表示:“跨境电商平台扰乱本地价格生态,应予系统性再评估。” 这不是临时管控,这是战略性重建。 Temu反应也很快,直接暂停从中国发往美国的包裹,试图切换为美国本地仓发货。但这条路能不能撑起全盘系统,没人敢保证。

这场变化最先感受到的,是美国消费者。 Reddit上大量用户发帖:“原来1.2美元的收纳盒没了”、“厨房剪刀涨价了”、“下单后显示预计20日送达”,情绪明显焦躁。 Temu在美国养出的是一批“低价刚需用户”——他们不图品牌、不等折扣,只要便宜管用。而这波变动,打掉的不是几件商品,而是他们的日常生活逻辑。 而最无声的,是中国这边的工厂。后台SKU突然下架,订单骤减,广告暂停,很多卖家根本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有人还以为是系统问题,其实是整个出口逻辑被掀翻了。 这不是哪个货品被禁,也不是哪个平台违规,而是“效率极限+规则缝隙”的一整个时代,被封死了。 Shein已经开始涨价、加快非中国产地布局,Amazon第三方卖家也在找应对策略,Temu则是撞墙后第一个停下来的。

不是它不想扛,而是它没得扛。 美国要保护的是本土生产,要争的是“涨价空间”,而像Temu这种能让用户三天内拿到0.9美元商品的平台,恰恰破坏了这种调价节奏。 所以这次,不是“直接下架”,而是“从通道断根”。 平台失去精准用户数据后,供给模型自然失灵。价格无法反向压制,库存不能动态调配,平台再快也成了“盲飞”。 Temu没说自己退出美国市场,只是暂停发货。 但谁都知道,这不是暂时的“技术问题”,而是政策动了根子。等不到政策改回来,它就只能另找出路。从今天起,每一个打算卖到美国去的商家,都得重新学一遍怎么报关、怎么缴税、怎么证明这东西不是“走灰线”。平台不再是“撮合者”,而是责任人。规则变了,生意的跑法,也得跟着变。

0 阅读:2040
天天国际笑料库

天天国际笑料库

国际新闻,瞬息万变,您的实时资讯雷达与全球视野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