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卤鹅爆火对当地产业有何影响# 【 #荣昌一餐厅腾出包厢让游客免费暂住# 还管早饭!】5月4日早上7时30分,一阵清脆的手机铃声将朱继兰唤醒,此刻距离她躺下不过4个小时。
“有地方住,等会有游客要退房。没车吗?那我过来接。”这几天说了太多话,朱继兰的嗓子有些哑,她将手机夹在肩膀和耳际,另一只手迅速往身上穿外套。出门前,朱继兰洗了把脸提神。
电话是荣昌北站志愿者打过来的,新来的游客订不到酒店,志愿者就将电话打到了朱继兰这里,问她的“临时旅馆”还有没有空余床位。
“临时旅馆”由朱继兰经营的餐厅“渔蛙小院”改造,7个蒙古包、4顶帐篷,每晚能安置30多位游客。
“我们这个餐厅比较特殊,包厢是蒙古包,刚好能腾出来给游客住,还可以上锁。”节前不少老顾客预订在蒙古包吃饭,朱继兰只能一个个打电话道歉,“总不能让远道而来的客人露宿街头。”
住宿是免费的,早餐也是免费的,附近的小超市还为游客提供了免费的拖鞋。每一个荣昌人都在用最朴实的行动,将这座城市的热情揉进细节里。
从荣昌北站到“渔蛙小院”,原本不过十分钟的路程因为节日激增的车流变得漫长,朱继兰熟练地和游客唠起家常。“很多人对荣昌的认知只有卤鹅,但我们其实有很多美食,还有美景。”面对游客对家乡的刻板印象,朱继兰总会耐心推介家乡的文化与特产,“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大家认识荣昌。”
说话间,朱继兰的丈夫王坤接过妻子手中的接待工作,“你快去歇会,后面交给我。”
想到妻子又没睡多久,王坤泛起一阵心疼。自五一假期开始,朱继兰便开启连轴转模式,已40多个小时没怎么合眼,昨晚还是她难得的一次“长觉”。
“她得休息一会,晚上我们还要在店里守夜。”王坤说,“要让客人睡得踏实”。(潮新闻 执笔 罗亚妮 戴凯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