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深陷贪、嗔、痴、慢、疑、恶见等七根本烦恼的裹挟时,极易偏离对事物本质的认知。 “贪”念作祟时,人们对财物、名利、美色等顺境过度执着与占有,满心只为满足私欲;被“嗔”支配后,一旦遭遇逆境便怒火中烧、满心怨恨,丧失理智;“痴”则让人陷入愚痴无明,无法洞悉事物的因果规律与本来面目;“慢”使人滋生傲慢自大之心,轻视他人,难以客观看待自己与外界;“疑”会动摇对真理、因果的信念,在踌躇犹豫间错失看清事物本质的机会;“恶见”作为错误的认知,如身见、边见等,更是扭曲对世界的理解 。 这些烦恼会催生偏执心态,让人不自觉地戴上“有色眼镜”,仅凭主观情绪与偏见去评判事物。例如,被“贪”驱使时,会过度美化能带来利益的事物;因“嗔”而对不合心意的事物产生偏见。这种主观化的认知方式,使人逐渐背离事物的客观规律,被表象所迷惑,进而做出错误判断。错误判断又会引发错误决策,最终导致不良后果。 反观那些被称为“得道之人”,他们往往能摆脱七根本烦恼的束缚,达到清心寡欲的境界。这并非消极避世,而是一种超脱。他们不受贪求与嗔怒左右,不因愚痴、傲慢蒙蔽双眼,也不会被无端的怀疑和错误见解干扰,能够以客观、公正、理性的态度看待事物,不被得失、喜恶影响评判标准。也正因如此,他们更能洞悉事物的本质、把握其发展规律,在认知与行事上达到更高的境界。
当人深陷贪、嗔、痴、慢、疑、恶见等七根本烦恼的裹挟时,极易偏离对事物本质的认知。
优优开心职场
2025-05-08 09:15: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