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心彻底死了,当地时间周一,在和美国的贸易谈判当中,日本彻底落入下风,美国拒绝了日本提出的全面豁免10%的对等关税以及针对特定国家的关税要求,这表明美国针对日本的10%基础关税以及25%的汽车钢铁关税依然会实施下去,这对日本来说是不利的,因为他们希望能够得到豁免,从而帮助其产业迅速发展。
这场谈判的结局其实早有预兆。美国从 2025 年 4 月起推行的 “对等关税” 政策,本质上就是一场全球范围的经济勒索。根据特朗普政府的规则,所有贸易伙伴必须接受 10% 的基础关税,汽车、钢铁等 “敏感领域” 还要额外加征 25%。
日本作为美国第三大贸易逆差来源国,自然成了重点打击对象。更讽刺的是,日本此前为了换取豁免,甚至主动提出增加美国牛肉进口量,但换来的却是美国谈判代表一句轻飘飘的 “市场准入还不够”。
对日本来说,这波关税冲击堪称 “精准打击”。汽车产业占日本对美出口的三分之一,2024 年出口额超过 6 万亿日元,其中 137 万辆整车直接销往美国市场。
如果 25% 的关税长期维持,日本车企在美国的价格竞争力将被彻底削弱。
更致命的是,日本在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汽车产能也面临双重打击 —— 美国不仅对当地生产的日系车加税,还威胁要退出《美墨加协定》。
这种 “连坐式” 制裁,让日本汽车产业陷入了 “本土出口受损、海外布局被掐” 的两难境地。
钢铁行业的处境同样艰难。日本每年对美出口钢铝产品价值超过 3300 亿日元,而美国此次加税范围扩大到 290 种钢铝制品,从螺丝到平底锅都未能幸免。
更让日本企业吐血的是,美国一边加税一边要求日本钢铁企业 “自愿限制出口量”,这种 “又当又立” 的做法,简直把日本当成了砧板上的鱼肉。
美国的强硬态度背后,是其国内政治经济的双重焦虑。特朗普政府需要通过关税转移国内债务压力 ——2024 财年美国国债利息支出首次突破 1 万亿美元,超过军费成为第三大财政负担。
而日本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国(持有 1.1 万亿美元),本应是美国 “重点安抚” 的对象,如今却沦为关税大棒的牺牲品,这充分暴露了美国 “盟友优先” 的虚伪性。
这场贸易战的连锁反应正在显现。日本经济产业省预测,若美国关税长期维持,日本 2025 年 GDP 增速可能再降 0.2%,而 2024 年日本经济仅增长 0.1%。
更严重的是,日元汇率在谈判破裂后一度跌至 160:1 的历史低点,进口能源成本飙升让日本民众生活雪上加霜。
面对内外交困,日本自民党内部开始出现 “抗美自强” 的声音,但在美军基地密布的现实面前,这种反抗显得格外无力。
值得玩味的是,美国的关税政策正在反噬自身。4 月实施的 “对等关税” 已导致美股三大指数暴跌,半个月内市值蒸发 4 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 14% 的 GDP。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警告,高关税可能推高通胀并延长加息周期,这让美国债务危机雪上加霜。更讽刺的是,美国政府通过关税仅征收了 5 亿美元,却付出了股市暴跌的惨重代价,这种 “捡芝麻丢西瓜” 的操作,连华尔街都直呼看不懂。
日本的遭遇给全球敲响了警钟:在 “美国优先” 的游戏规则下,没有真正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当日本汽车巨头们在底特律街头抗议时,德国车企、韩国芯片厂商或许应该想想:下一个被 “美国镰刀” 收割的会不会是自己?
而那些还在幻想通过妥协换取豁免的国家,可能需要重新审视这场游戏的残酷本质 —— 在美元霸权的棋盘上,所有棋子都只是待价而沽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