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民四年亏了47%管理费照交#公募基金管理新规能否破局】“公募基金重磅改

钱江晚报 2025-05-08 17:49:48

【 #基民四年亏了47%管理费照交# 公募基金管理新规能否破局】“公募基金重磅改革方案出台了,我们基民的盼头来了吧?”昨天,杭州的周女士在投资群里激动地交流。

5月7日,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剑指基金公司“旱涝保收”“重规模轻回报”等多个基民期盼已久的问题。

《行动方案》从优化基金运营模式、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守牢风险底线、强化监管执法、促进高质量发展等六方面,提出了25条改革措施,回应市场和社会关切,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市情的公募基金发展新模式,着力引导行业机构努力实现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型,形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拐点”。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行动方案》的落地实施,公募基金将更加突出以投资人最佳利益为导向,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4年亏了47%,早知道不加仓了】

杭州拱墅区的朱大姐昨天也看了《行动方案》,她在朋友圈发问:是不是今后买新发行的基金将会有好的收益?

朱大姐手头有一只消费主题基金,不看也罢,一看就心跳加快。这只基金是2022年买的,三年来,收益是-31%,累计亏损1.57万元。【图1】

记者看到该基金近三年来始终没有跑赢同类平均,操盘的基金经理近年来风格也显得漂移,虽然是消费主题基金,重仓股里却有新能源、汽车、芯片等个股。

“每次打开都是亏损,我都不敢看。”朱大姐吐槽:这基金经理的水平实在不高,但是他们管理费招收不误。

85后周女士买的基金更糟糕。“我是这只基金2021年年初成立时申购的,净值从当初的1元跌到了现在的0.41元,我中间还加仓过,所以显示持仓收益率-46.73%【图2】。早知道不加了,基民的钱也不是大风吹来的,却在这里血亏。”周女士说,这个基金经理选的股真让她崩溃,目前的前十重仓有半数以上是光伏个股,但现在光伏根本没有行情。“这只基金感觉没戏了,但有点闲钱还是要投资的,昨天我也看到基金改革新闻了,感觉今后买新的基金有点盼头!”

【扭转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现象】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25年3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高达32.22万亿元。

不过,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等问题一直受到投资者普遍诟病,上文的朱大姐、周女士就是基民群体的缩影。

记者注意到,《行动方案》的首要重点,是突出强化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

《行动方案》提出,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督促行业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业绩差的必须少收管理费。《行动方案》指出,已经要求头部机构在接下来这一年里,新注册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的60%应采取上述浮动费率安排,试行一年后逐步推开。目前,已有20余家机构做好申报发行此类新产品的准备工作,新产品将会很快推出。

交银国际研报称,《行动方案》出台方案重点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推动浮动管理费机制,从而改变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现象,促使基金管理人更加注重投资业绩和投资者利益,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培育进入新阶段。“此举或将加强公募基金行业优胜劣汰机制,提高机构投资者的专业水平和市场影响力,长期有利于股市估值体系的重构和投资者结构的优化。”

【从“重规模”转向“重回报”】

其次,《方案》还着重突出了对基金投资行为的稳定性的要求,完善行业考核评价制度,从绩效考核、分类评价、薪酬管理等多个维度全面强化长周期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

《行动方案》指出,将把业绩是不是跑赢基准、投资者盈亏情况等直接关乎投资者切身利益的指标,纳入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考核体系,督促基金公司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要求基金公司股东和董事会对公司高管的考核,基金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基金公司内部对基金经理的考核,基金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

很多基民颇为关注的是,《行动方案》还督促基金公司建立健全与基金投资收益相挂钩的薪酬管理机制,强化基金公司、高管与基金经理的强制跟投比例与锁定期要求。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要求其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显著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经理,可以合理适度提高其绩效薪酬。

浙江一位资深券商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行动方案》把业绩是否跑赢基准、投资者盈亏情况等直接关乎投资者切身利益的指标,纳入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考核体系,这是真正转型,接下去,市场将有望见证行业机构回归初心使命,努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解决基金“风格漂移”“货不对板”】

消费基金里面却配置了好几只科技类股票,健康主题基金居然重仓新能源个股,近年来,基金“风格漂移、货不对板”的情况时有发生,投资重点与原定方向出现偏离。

《行动方案》提出,要求为每只基金产品设定清晰的业绩比较基准,作为衡量产品真实业绩的尺子,避免产品投资行为偏离名称和定位,尽量确保投资者所见即所得。同时围绕锻造长期投资的长板,建立健全监管部门自律组织、评价机构、公司自身等全方位的激励约束机制,督导基金公司全面实施长周期考核,明确三年以上的考核权重不低于80%,减少基金经理追涨杀跌的现象,提高产品的长期收益。

上文浙江资深券商人士表示,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非常关键,它是基金公司根据产品类型、投资策略等因素选择的参考标准,关系到基金公司、高管及基金经理的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接下去有望看到公募机构明晰投资风格、约束投资行为,部分基金产品在投资运作过程中风格漂移的情况将得到纠正。“后面随着《行动方案》的落地实施,公募基金将更加突出以投资人最佳利益为导向,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潮新闻 记者 吴恩慧)

0 阅读:27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