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自称为农民的人宣称,粮食增产并非化肥、种子、农药的功劳,而是包产到户才促使增产的,这种论调实在是荒谬至极。我们都清楚,庄稼若要增产,除了一些基本条件之外,还得具备优良的种子、优质的化肥、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合理的管理等要素。1956年的时候,为了实现粮食增产,国家还专门针对农业制定了“八字方针”,也就是“土肥水种密保管工”,亦被称为“八字宪法”,随后良种繁育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这充分表明国家对农业丰收的重视程度。实际上,在集体化时期,这些增产要素就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当时凭借集体的力量,大规模地开展水利工程建设,改良土壤条件,这为粮食增产筑牢了坚实的根基。 在良种繁育方面,集体农场配备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和试验田,他们积极钻研、悉心培育适宜当地环境的优良种子。并且,集体能够统一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及时察觉、有效应对大规模的病虫害侵袭,这是个体农户很难做到的。 从化肥的使用角度而言,集体能够统一规划、合理调配,保证化肥用在关键之处。在管理方面,集体组织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依据科学的方法进行土地耕种、作物轮作等操作。 包产到户是一种生产组织形式的转变,它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农民个体的积极性,但这绝不是粮食增产的关键因素。我们说话要对得起良心,应当尊重历史事实,不能片面地强调某一个因素而忽略其他重要的方面。
有个自称为农民的人宣称,粮食增产并非化肥、种子、农药的功劳,而是包产到户才促使增
星河幻梦绘风华
2025-05-09 12:27:25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