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财富积累通常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辛勤工作,另一种是依靠金融收益。 靠

古丽娜孜说科技 2025-05-09 13:22:46

普通人的财富积累通常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辛勤工作,另一种是依靠金融收益。 靠劳动挣钱其实很简单,就是去工作,靠辛苦付出来换工资。不过,这个差别就在于你辛苦的劳动值不值钱。如果你在奶茶店打工,谁都能来做,那工资往往也就是两三千块钱。但是,要是你能在互联网公司上班,薪水自然会高一些。总的来说,劳动带来的收益,就是通过自己的付出换来的钱,这也是大多数中产一直在坚持的事情。 金融分配可就大不一样了,这一部分的功能就在于通过分配环节大量撇掉财富。就像现在那些企业家,咋一个人能值几百亿甚至上千亿呢?其实道理很简单,他们通过金融分配,从别人的劳动中赚钱。比方说一个老板开了家超市,连锁经营一年能赚上几亿,但他一个人可没法把所有事情都搞定,所以得雇员工来干活。理论上来说,这个连锁超市是老板和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在真正的利益分配上,员工能拿到多少钱,完全得看老板的决定。 有的老板真是抠门,给员工的工资死死定在三千,无论超市生意好坏,剩余价值可就被他全收了。而有些老板就不一样了,比如胖东来,想着给员工分点红利,结果连店长的薪水都能开到接近10万,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从挣钱的角度来看,企业经营的模式确实比单靠劳动挣的钱要强。依靠劳动,赚的是个人的钱,而做企业则是一群人一起通过劳动来赚钱,但这仅仅是基本的挣钱方法。真正厉害的企业家,他们的目标可不仅仅是赚消费者的钱,而是赚股民的钱。原因很简单,靠消费者的购买,你得一年一年的赚,这样实在是太慢了,更别提其中的风险了。 你说得对,稳定的收入总是让人不放心,干脆选择上市,一下子把钱赚到手,这就是上市的好处了。拿一家年利润1个亿的公司来说,老板如果手里全是股份,每年也就那么一点收入,达成小目标两三年也就能实现。但一旦按20倍市盈率上市,那这个公司瞬间就翻了20倍,真是不得了啊! 对老板而言,靠着这次上市,他一举获得了19亿的虚拟财富,相当于一年就赚到了公司持续运营20年的收益。只要上市后他等到股票解禁期,就可以随时把这笔钱变现,简直太划算了! 不过,这可不是老板获利的终点。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既然公司上市了,他的市值是20亿,凭空增加的19亿还能不能再多赚点呢?答案是肯定的!他还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提升公司的市值。 上市后,假设公司年利润是1个亿,市盈率保持在20,那市值是20亿。如果老板把利润提升到2个亿,市盈率不变,市值果真就会蹭蹭上涨到40亿,这个答案绝对没问题。 不过问题是,老板到底该怎么让自家的市值从20亿飙升到40亿呢?要靠正常的商业运营,想让利润翻倍其实挺困难的,哪怕能做到,这也只是行业里极少数公司能实现的。大家心里都有数,考虑到通货膨胀,整个行业的市场份额其实是有限的。 你要是吃得多,那对方公司就得吃得少,怎么才能让整个行业都能赚钱呢?经营企业保持增长确实难上加难,但想办法让消费者撬动杠杆就简单多了。打个比方,房地产这块儿,如果购房者全款买房,那房地产公司的利润增长肯定不会那么快。 实际上,我们这里允许购房者贷款购房,最长贷款期限可达30年。贷款30年意味着购房者的未来三十年劳动收入在今天就能兑现,这样一来,房地产公司就能立马拿到消费者未来三十年的资金。逻辑很简单: 当购房者全款买房时,公司一年赚一个亿,市盈率20,那市值就是20亿。如果购房者选择贷款30年,公司的年利润却能变成三十亿,依旧是市盈率20,市值就飙升到600亿。这就是真正的杠杆魔力。 在杠杆的推动下,上市公司的市值一口气涨到600亿。这个时候,要是公司的老总决定减持50%的股份,那他就能轻松拿到300亿现金了,是不是很划算呢? 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这位老总,一年能赚个亿的企业,借着上市的东风,他的身价一下子飙升到20亿。再加上杠杆的助力,他的财富竟然达到了600亿。你说,这财富从哪儿来的呢?有一部分是股民们出的,还有一部分则是那些借钱买房的人贡献的,而这些钱,多半都是靠辛苦劳动挣来的。房地产老板成了首富,就是这么回事。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