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应该感到庆幸,过去三年,中国的立场始终没有变。最近美俄气氛微妙,让一些人产生了错觉,要是当初中国站队俄罗斯,现在会不会面对美俄联合压中国的局面?其实这种想法真是被西方的舆论引导了。如果中国当时放弃中立,跟西方站一边,俄罗斯恐怕早撑不到2025年,哪还会有什么美俄合作对抗中国的戏码。 2022年俄乌冲突一打响,西方那手段简直像饿狼扑食般狠辣。近3万项制裁跟雪花似的一股脑砸向俄罗斯,直接冻结300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就像把俄罗斯的“小金库”一把锁死; 这种情况下,中国要是再落井下石,俄罗斯的经济直接就得崩盘。别的不说,光能源出口这一块,2023年俄罗斯对华原油出口占其总出口量的40%,天然气出口量更是翻倍。 要是中国也跟着欧盟搞“能源脱俄”,俄罗斯每年至少损失800亿美元收入,连军费都得砍半。 西方制裁直接掐断了俄罗斯的高科技供应链。2022年冲突爆发后,台积电停止为俄生产芯片,德国西门子断供工业设备,连乌克兰都趁机扣了俄军工企业的数控机床。 这时候中国要是也加入制裁,俄罗斯的导弹工厂得停工一半,连“伊斯坎德尔”导弹的制导系统都得用洗衣机芯片凑合,这可不是开玩笑,2023年俄军确实从中国进口了价值12亿美元的民用芯片,偷偷改装成军用。 要是中国再卡脖子,俄军的无人机部队估计得用木头滑翔机打仗。 有人可能会说,俄罗斯不是还有核武器吗?问题是核武器不能当饭吃。2023年俄罗斯军费1090亿美元,其中35%得用来维持核武库,剩下的钱要养130万军队、打一场消耗战,还得研发新装备。 到时候别说是核武器,连坦克的燃油都得用拖拉机柴油凑合,2022年哈尔科夫战役,俄军就因为燃油质量差,坦克抛锚率高达30%。 2022年西方媒体炒作“中国支持俄罗斯”,结果中国直接在联合国安理会投了弃权票,还公开拒绝向俄提供军事援助。这种中立态度让西方找不到借口拉拢中国,反而让俄罗斯在外交上更被动。 要是中国倒向西方,俄罗斯在联合国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连叙利亚、伊朗这些盟友都得跟着遭殃。2023年联合国涉乌决议投票时,中俄联手否决了12项对俄不利提案,要是中国缺席,俄罗斯得被西方提案砸死。 最关键的是,中国的中立让俄罗斯避免了双线作战。2023年俄军在乌克兰投入62万兵力,要是同时还得防着中国在远东搞动作,那真得把西伯利亚的驻军全调过来。 中国在东北部署的火箭军部队,光是东风-16导弹就能覆盖莫斯科,这种战略威慑让俄罗斯不敢轻举妄动。 中国始终没把枪口对准俄罗斯,反而在2023年签署了声明,明确“不针对第三方”。这种克制,换来了俄罗斯在台海、南海问题上的沉默,2024年美国航母穿越台湾海峡时,俄罗斯外交部罕见没有发声支持。 有人担心中国中立会让美俄联合对付自己,这纯属杞人忧天。美俄之间的矛盾比中俄大得多:美国要维持全球霸权,俄罗斯要保住地区大国地位,这就像狮子和熊抢地盘,根本不可能联手。 2025年美俄在联合国就乌克兰问题达成罕见共识,结果美国转头就在阿拉斯加部署了陆基宙斯盾系统,俄罗斯则向古巴提供了S-400导弹。这种合作纯属利益交换,根本不可能形成长期联盟。 要是普京真打算好好感谢中国,送块写着“救命恩人”的大匾额都不为过。过去这三年,中国坚守中立,没有跟着西方落井下石,那可是实实在在把俄罗斯从悬崖边拉了回来。要不是中国这关键的“援手”,俄罗斯能不能撑到现在都得打个问号。 中国的中立,。既不轻易站队惹麻烦,又巧妙地避开了可能被美俄联手针对的困境,让自己始终处在主动位置,这招“平衡术”玩得堪称漂亮,既帮了朋友,又护住了自己,实在是高!
普京应该感到庆幸,过去三年,中国的立场始终没有变。最近美俄气氛微妙,让一些人产生
青黛灵韵
2025-05-09 19:20:59
0
阅读: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