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把海归的名声搞臭了?导致海归变的不值钱了!许多在国内不学无术的官二代和富

阿智通鉴 2025-05-10 12:32:43

到底是谁把海归的名声搞臭了?导致海归变的不值钱了!许多在国内不学无术的官二代和富二代,跑到国外混个文凭,回到国内包装为某领域的专业人士,还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有人说,钱学森不也是海归者吗?可人家有真才实学,拒绝美国丰厚工作和报酬,回来是真的想报效国家,鞠躬尽瘁,这两者有可比性吗?   先说说那些"镀金专业户"。前几天刷到个新闻,某富二代在英国读了个"红酒品鉴"硕士,回国后非要应聘央企高管,开口就要年薪百万。面试官问他对行业有啥见解,他掰着手指头数:"我喝过拉菲、拉图、玛歌......"这种笑话背后,藏着多少"混文凭"的猫腻?   这些年留学门槛越来越低,只要家里有钱,随便找个"水校"混两年,回来就能包装成"国际精英"。有个朋友在澳洲读语言班,班里一半是中国学生,上课玩手机、下课逛商场,期末考试靠作弊。就这样的"海归",回国后居然敢要3万月薪,理由是"我有海外视野"。   更离谱的是"伪海归"。南京有个农民工,伪造美国密歇根大学文凭,自称"海归富二代",骗了6个姑娘20多万。这种人连国外的门都没出过,靠PS照片和假证件招摇撞骗,生生把海归名声搞臭了。   有人拿钱学森说事:"人家也是海归,怎么没人说他?"这话问到点子上了。钱学森当年在美国是顶尖科学家,放着年薪20万美金的职位不要,坐了5年牢也要回国。他带回的是导弹技术,不是一张废纸文凭。现在某些"海归"呢?连基本的专业知识都不过关,还嫌国内工资低。   再说企业态度。以前HR看到"海归"两个字就两眼放光,现在呢?某猎头公司调查显示,80%的企业不再优先录用海归,更看重实际项目经验。有个英国硕士应聘新媒体运营,连Excel函数都不会用,还理直气壮:"我是来做战略规划的,这些小事应该助理干。"   说到底,海归贬值不是学历贬值,是人心贬值。那些把留学当"镀金捷径"的人,以为花几十万买张文凭就能高人一等,却忘了真才实学才是立身之本。真正的海归,像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在德国学机器人技术,回国后研发出"钢球微操"黑科技;像量子卫星团队的科研人员,在国外顶尖实验室深造,回国后突破技术封锁。这些人才是海归的脊梁。   现在有些年轻人总抱怨"海归不值钱",却不想想自己有没有钱学森的本事,有没有稚晖君的拼劲。留学不是躺赢的门票,而是自我提升的跳板。当"海归"变成"海带",该反思的不是社会,而是那些把留学当生意做的人。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真正的金子在哪都会发光,烂泥糊的金箔早晚会掉漆。与其抱怨海归贬值,不如问问自己:你配得上"海归"这两个字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