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孩子结婚发请帖,我本想随300块,回家翻了翻以前的礼单,发现他当年在我孩子结婚时居然没随礼!平时见面还客客气气打招呼,现在倒好,直接来“要债”了?” 我一看到这张请帖,脑子就嗡了一下,说实话心里不太舒服。 不是舍不得这三百块钱,也不是看不起他家孩子结婚,就是这人情账一翻旧账,真有点堵得慌。你说吧,咱当年孩子成家办喜事,通知到了他家门口,喜糖他也拿了,话也说得好听,结果人影子都没见,红包一分没出。现在好了,轮到他家了,礼帖送得贼快,一点都不带含糊。 我当时在心里就琢磨了几圈:这要是去吧,感觉自己吃了闷亏,像个冤大头;可真不去呢,又怕被人背后戳脊梁骨,说咱这人记仇、小气,不够意思。讲真,做人都要面,邻里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咱又不是蛮不讲理的人。 隔壁王阿姨倒是直言快语,说得明白:“当年他能当瞎,咱现在也能装聋。”听她说得我直点头,心想:“系啦!做人唔好太软!” 不过对门老李就不一样了,拍拍我肩膀,劝我留点余地:“阿哥,三百块唔系天价,当面还个人情,落得清清爽爽。”他还说了一句:“人与人之间,就靠这点薄面撑着,别到时候闹得大家见面都别扭。”讲得也不是没道理,街坊邻里嘛,有时候真不是钱的事。 不过老李最让我佩服的是他出的馊主意——说可以随三百,但得写张纸条:“补上当年的礼,祝孩子将来比咱都风光。”你别说,这主意听起来又气人又解气,既保全面子,又不憋屈。 其实这事,说白了,不是单单三百块钱的事,而是一个人对你有没有心、有没良心。你办事时他躲得远远的,现在他有事却厚着脸皮登门了,这不就是“水头到时照开闸,落雨冇伞就赖天”的心态? 想多了几天,我就觉得,现在这年头人情味变了味,好像随礼不是真心祝福,而是攒着“等你回礼”的一种投资。老实说,我唔钟意噉样的人情世故。 不过也不能一竿子打死所有人,有些人确实是忘了,有些可能是那时候手头紧,可你得给个交代吧?不是说一声没空就万事大吉。要真是走不开、经济困难,咱也不是不讲理的人,打声招呼、说句实话,哪怕当年随一百咱都感激。 这事扯到后来,我老婆也来了句:“唔好咁计较,做人要大方啲。”我听她一说,心头的气又消了点。想来想去,我最后决定——随!但只随200,明码标价,当做祝福,权当还他一个人情,不带一句废话。 有些账,咱记在心里,不是要报复,而是提醒自己别再交错人。 你说,到底是做人要大气一点,还是该有点骨气,不让人当回事儿?这年头啊,人情世故复杂得很,唔系三言两语讲得清。 讲到底,随礼是咱自愿的,不是交保护费,祝福也得看对象值不值得。以后碰到这样的人,我会更清楚:关系浅的就别硬贴热脸了,咱不欠他什么,更不会拿热情去贴冷屁股。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结婚:拼好婚离婚:砍一刀
【1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