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当今社会最大的成功:就是能养育出一个不和自己联系的儿子。如果是这样的话,我

开开心心过每一天 2025-05-12 11:32:52

有人说当今社会最大的成功:就是能养育出一个不和自己联系的儿子。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确实做到了。 都说“养儿防老”,可我这儿子,却成了通讯录里最安静的名字。 他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小学时拿奥数奖杯,初中进省重点,高中保送名牌大学,朋友圈里我总被夸“有福气”。那时候我总盼着他放学回家,听他讲学校里的新鲜事儿,给他温好牛奶,看他书桌前的台灯亮到深夜——觉得这辈子的奔头,都在这盏灯里了。 大学毕业后他去了一线城市,起初还每周打个电话。有次我特意学了他爱吃的可乐鸡翅,炖好装在保温桶里,坐了三个小时高铁给他送去。他站在地铁口接我,西装革履的,手里还攥着充电宝,说“公司正忙项目”。我在他租的小屋里待了不到两小时,看他对着电脑敲键盘,听他接了五个工作电话,临走时把保温桶塞回我手里:“妈,我最近减肥,吃不了这么油腻。” 后来他升职、买房、结婚,电话越来越短。去年孙子出生,我兴冲冲去帮忙带娃,却发现根本插不上手:他说“育儿嫂更专业”,说“老人带娃观念太旧”,说“您在家歇着就行”。有天半夜听见婴儿哭,我爬起来想看看,却看见他站在婴儿房门口,轻声说:“妈,您去睡吧,我们自己能行。” 现在我们的联系,只剩每月他转来的生活费,和朋友圈里偶尔的点赞。有次我不小心点进他的相册,看见他和岳父岳母去海边度假的照片,四个人笑得多亲啊,可我连他新家的密码都不知道。邻居问“你儿子啥时候回来”,我总说“忙,年轻人事业重要”,可转身看着空荡荡的餐桌,才发现连炒两个菜都得吃三天。 前几天翻出他小时候的作文本,有篇写“我的梦想”,他说“长大了要带爸爸妈妈去看大海”。现在他真的在海边买了房,却没了我们的位置。有时候想,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是不是当年逼他学习太紧?是不是不该总拿“为你好”当借口?可又觉得,我明明把能给的都给了啊。 昨天收拾衣柜,翻出他高中穿的校服,蓝色袖子上还有我缝的补丁。摸着那针脚,忽然就哭了——原来最痛的不是他不和我联系,是我还活在“他需要我”的回忆里。老伴儿拍着我肩膀说:“孩子有自己的日子,咱得学会松手。”是啊,他早就不是那个追着我要糖吃的小男孩了,而我,还守着老房子里的唠叨,不肯长大。 今天试着给他发了条消息:“儿子,妈学会用智能手机了,你发的定位我能看懂。你们忙就别回了,注意身体。”刚点发送,就看见他的头像变成了“正在输入”,又消失,又出现。最后发来一个笑脸,和一句:“爸妈妈,别太累着。” 看着屏幕,忽然就释然了。或许父母和子女的缘分,就是看着他的背影越走越远,而我们能做的,不是攥紧手里的线,而是在他回头时,还能看见我们站在原地,笑着挥挥手。 他不和我联系又怎样呢?至少他过得好,至少他记得,这世上有个地方,永远叫“爸妈家”。

0 阅读:0
开开心心过每一天

开开心心过每一天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