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当今社会最大的成功:就是能养育出一个不和自己联系的儿子。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确实做到了。 我的儿子从小学习就好,是一家人的希望 都说养儿防老,到我这儿成了“养儿防朋友圈” 他小时候可不是这样。记得小学二年级,他哭着鼻子攥着我的衣角,说“妈妈别走”;初三备战中考,我在厨房熬银耳羹,他偷偷溜过来往我嘴里塞块巧克力;就连高考那天,他还特意绕路陪我走了半程上班路,说“妈,等我考上大学,带你去迪士尼”。 可自从他去了深圳,这些画面就成了老相册里的泛黄照片。起初还能视频聊天,他对着镜头啃外卖,身后是堆成山的文件;后来变成语音留言,“妈我在开会”“爸我在出差”;再后来,连过年都只寄来礼盒,附张手写贺卡:“爸妈,公司项目走不开,勿念。” 上周我特意学了做柠檬凤爪,想着他小时候能啃两斤。坐了六个小时高铁到他小区,给物业报了门牌号,却被告知“业主交代过,非亲属勿扰”。站在32层的落地窗前,看着楼下蚂蚁大小的人群,忽然想起他第一次学走路,也是这样摇摇晃晃,我张开双臂等他扑进怀里,可这次,我连敲门的勇气都没有。 邻居王姨总说“你儿子有出息”,我只能笑笑。只有我知道,他朋友圈里的滑雪照、下午茶、生日宴,从来没出现过我们的影子。有天半夜三点,看见他步数突然增加,急得我打电话过去,他声音里带着酒气:“妈,跟客户吃饭呢,没事挂了。”挂了电话才发现,自己连“少喝点”都没来得及说。 昨天收拾他的房间,发现床底还藏着小学的奖状。“三好学生”的红章褪了色,旁边是他三年级写的作文《我的妈妈》:“我妈妈会做世界上最好吃的蛋炒饭,我长大要给她买大房子。”现在他真的买了大房子,却在合同上只写了自己的名字。 老伴儿劝我“别较劲”,可我总忍不住想:是不是我管得太多了?是不是不该总说“考公务员稳定”?是不是当初就不该卖了老房子供他出国?直到那天在公园遇见个老人,她指着手机里的监控画面笑:“我儿子给装的,说能看见我在院子里晒太阳。”我忽然明白,原来所有父母都在学着用不同的方式,和“不再需要我们”的孩子和解。 今天试着给他发了条消息:“儿子,你寄的海参粥我和你爸尝了,挺稠乎。别总点外卖,周末记得在家做饭。”过了很久,他回了个“嗯”,还附带一张餐桌照片——碗里是没吃完的面条,旁边摆着我去年送他的陶瓷调味罐。 看着照片,我突然笑了。原来有些牵挂,不需要电话粥,不需要常回家看看,只要知道他碗里的饭是热的,夜里的灯是亮的,就够了。 他不和我联系又怎样呢?他是我十月怀胎生下的命啊,是我看着他从一尺长的小肉团,长成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就算现在只能通过步数猜他去了哪儿,通过朋友圈点赞知道他的喜怒哀乐,但只要他在这个世界上好好活着,就已经是我这辈子最骄傲的“成功”了。
有人说当今社会最大的成功:就是能养育出一个不和自己联系的儿子。 如果是这样的话,
开开心心过每一天
2025-05-12 11:32: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