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国民党一看彻底没了希望,就开始了为自己想后路。 当时国民党上层有一

时说历史 2025-05-12 12:52:57

1948年,国民党一看彻底没了希望,就开始了为自己想后路。

当时国民党上层有一个叫孙科的人,他当时的官职是行政院的院长。他签发了一个文件,允许把曾经收藏于紫禁城的文物运往我国台湾省。

孙科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孙中山的儿子,在国民党当时是颇有话语权的,当时蒋介石已经失势,国民党很多人都想要他下台,孙科就是其中一人。

由于孙科身份特殊,很多人都想要拉拢他,让孙科一起把蒋介石赶下台,没想到孙科以行政院院长的位置去跟蒋介石做交换不参与此事,蒋介石为了自己能够少了一个敌人,就允许了他。

无奈蒋介石如何力挽狂澜,不止是他已经失势,整个国民党都已经不复从前,为了提前准备后路,蒋介石已经跟心腹可以谋划要跑路,他们打算全部人迁移去台湾。

这个决定得到了很多人的允许,很多人都纷纷表示要跟随蒋介石,虽然跑路的地点选择好了,但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经费。

蒋介石即使是独自去台湾需要费用,况且手下还带着那么多人,那时候的国民党都已经被掏空了,别说过去台湾的经费,那么多人的路费都已经很头疼了。

他当时想到了孙科,因为孙科是行政院的院长,他手上可是掌管着很大一批文物的管辖权,而蒋介石 就把目光盯上了那些文物。

那些文物可算是价值连城,只要他能够拿到一部分,去到台湾的话就吃喝不愁了,养一个军队完全不成问题,但前提是他先要得到孙科的签字允许。

蒋介石知道孙科可不是简单角色,要说服孙科的话他必须手上能够跟孙科交易的资本,为此蒋介石是伤透了脑筋。

没想到孙科得知蒋介石的小算盘之后,居然亲自找上门来了,刚到蒋介石办公室,孙科就开门见山问道:“听说你要去台湾了?怎么都没通知我一声呢?”

蒋介石听到这话,笑的有点尴尬,因为他确实没有打算带上孙科,毕竟他们处于不同的帮派,蒋介石只能笑笑说道:“我知道孙院长肯定有别的出路,哪敢让你跟着我们去台湾做开荒牛?”

孙科也没在意,毕竟他从来没打算过要去台湾,他志不在此,孙科也懒得跟蒋介石寒暄了,他直接说:“听说你想找我帮忙,说吧,到底什么事?”

蒋介石听到孙科既然这样问,肯定是对他的打算了如指掌了,蒋介石也不拐弯抹角的说:“我知道你手上掌管着部分从紫禁城转移出来的文物,现在国家处于动荡的阶段,这些文物留在国内不安全,不如就让我带去台湾保管,等到局势稳定了,到时我再转移回国。”

孙科听到这话都忍不住笑了,他当然清楚蒋介石的心思,对孙科而言,要把这些文物运送去台湾只是签个字就可以办到。

但对蒋介石而言难过登天,因此之前居高临下的蒋介石也只能来求他了,既然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孙科肯定也不会轻易放过。

“可以,那你把行政院的全部实权都交到我的手上。”

虽然孙科是行政院的院长,但他手上权利有限,身边还有很多人限制着他,蒋介石听到此话之后,只能咬了咬答应了他的交易,就这样,孙科在文件上给蒋介石签了字。

有了孙科的签字之后,蒋介石就开始着手转运文物去台湾,蒋介石为了不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分别将这些文物分为三批运送去台湾。

在这三次运输中,被运走了大量的顶级国宝,最后国民党从文物中挑选了各种精品,并尽可能多地将其带走,根据统计,运往台湾的文物精品就高达2000多箱。

其中较为出名的有汉六朝玉角形杯、多宝阁、翠玉白菜等等。当时除了蒋介石心知肚明之外,很多跟随他去台湾的国民党官员都认为自己很快就能回大陆了。

因此对于蒋介石大量运走文物的举动,大家都觉得没多大问题,认为蒋介石只是将文物运去台湾由国民党代为保管。

蒋介石以为这些事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却不想他运送文物的事情被一名英国记者发现,没过多久就被这个记者报道了出来,就这样全世界都知道蒋介石要携文物逃去台湾了。

而这些国民党官员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次远走就是一辈子,他们在台湾根本就无法再回到大陆,至于那些珍贵的文物,也至今都被留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里面的装饰摆设完全是仿造故宫的风格,如果有机会去台湾旅游的朋友可以前去看一看,这些国土本应该存放在大陆。

蒋介石的自私决定,导致这些文物分隔两岸,大家都期望着这些文物能够早日回归大陆,让我们不需要去台湾就能欣赏到。

0 阅读:37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