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总有国人出国不守规矩?莫斯科阅兵中国仪仗队出场时,出现几个爱看热闹的不速之客

寻青云吖 2025-05-13 18:52:15

为啥总有国人出国不守规矩?莫斯科阅兵中国仪仗队出场时,出现几个爱看热闹的不速之客,这些同胞一个劲往警戒线里钻,硬要贴着国旗拍照。不追网红不追星,只追中国仪仗兵?国人出国后被称不守规矩?

为啥总有国人出国不守规矩?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得从多个角度来琢磨。就拿这次莫斯科阅兵来说,咱们仪仗队一出场,那精气神儿确实让人自豪,不少同胞大老远跑去俄罗斯,就为了亲眼看看咱中国军人的风采。

可偏偏有那么几个人,越过警戒线硬要贴着国旗拍照,这事儿看着不大,却把“不守规矩”的帽子扣在了咱全体国人头上,实在让人憋屈。

咱先从文化差异说起。国内和国外在公共场合的规矩有时候真不一样。比如说排队这事儿,在国内有些地方,大家可能习惯了“挤一挤”,觉得稍微往前凑凑能省点时间。

可到了国外,人家讲究的是“先来后到”,保持一定距离是基本礼貌。就像人民网一篇文章里说的,国内搭乘扶梯时,很多人左右都站,挡住后面要快速通行的人;在景区拍照也喜欢一窝蜂往上涌,甚至为抢位置打架。

这些习惯带到国外,很容易让人觉得咱没规矩。这次莫斯科阅兵,俄罗斯方面为了安全,把红场周边管得很严,又是断网又是封锁区域的,这种高规格的安保措施对咱来说可能不太熟悉,部分人可能没意识到警戒线的严肃性,觉得“就拍个照而已,没啥大不了的”。

再说说教育的事儿。咱国内的礼仪教育,更多是教孩子怎么待人接物,比如见到长辈要问好、吃饭不能吧唧嘴,可对公共场所的规矩讲得不够细。

想想看,如果从小就没人告诉咱们“在国外不能随意跨越警戒线”“拍照要遵守现场规定”,长大了自然容易犯迷糊。

这次在莫斯科,那些越界拍照的同胞,说不定就是觉得“我是来看自己国家仪仗队的,激动一下没啥错”,却没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干扰了公共秩序。

还有个心理因素也挺关键,就是从众心理。心理学上有个“破窗效应”,意思是说,如果环境里有不好的现象没被及时制止,其他人就可能跟着效仿。

这次莫斯科阅兵也是一样,可能一开始就那么一两个人想凑近拍照,其他人一看“好像没啥事儿”,就跟着往前挤。

这种情况下,大家都觉得“法不责众”,反正这么多人一起,就算违规也不会被怎么样。再加上咱仪仗队实在太帅了,现场气氛一热烈,情绪一上头,就更容易忽视规矩。

另外,部分人可能对“规矩”的理解有偏差。在国内,有些地方的规则执行得不够严格,比如闯红灯、插队,有时候睁只眼闭只眼就过去了。

时间长了,有些人就形成一种错觉:规则是给别人定的,自己可以例外。

国外对规则的执行往往更严格,一旦违规,轻则被批评,重则可能面临处罚。这次在莫斯科,俄罗斯方面为了确保阅兵安全,连网络都断了,可见他们对秩序的重视。咱同胞要是还抱着“差不多就行”的心态,很容易就碰钉子。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就是民族自豪感。咱中国仪仗队走到哪儿都是焦点,这次在莫斯科彩排,留学生和游客们跟着方队唱军歌,甚至有女生激动得哭出声来。这种对国家的热爱是好事儿,但表达方式得注意。

中国仪仗队在越南参加活动时,越南女生集体失控,又是尖叫又是喊“老公”,虽然热情,但也有点过了头。咱同胞在莫斯科的行为,其实也是出于对仪仗队的自豪和喜爱,只是在激动之余,没把握好分寸。

说了这么多,其实问题的核心还是得从根子上解决。一方面,咱们得加强公共礼仪教育,从小就告诉孩子在国内外的规矩,别等长大了出去丢人。

另一方面,每个人都得有点自律意识,别觉得出国了就没人管,要时刻想着“我代表的是中国”。

这次莫斯科阅兵的事儿,算是给咱们提了个醒:爱国没错,但得爱得有分寸,守规矩才是对国家最好的尊重。

0 阅读:40
寻青云吖

寻青云吖

这里有最真实的战争,最真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