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2月,陈赓和廖承志在上海法租界先后被捕,廖承志一副贪生怕死的样子主动提出要说出共产党藏在哪里,这让法国巡捕很意外。 1933年初春的上海滩笼罩在阴云密布之中,法租界巡捕房的大铁门发出刺耳的吱呀声,两个年轻人被推搡着关进牢房。 廖承志缩着脖子跟在陈赓身后,脸上挂着一副怂包模样,嘴里还念叨着要供出同伙换条活路。 看守的法籍巡捕斜眼瞅着这个没骨气的犯人,压根没想到眼前这个"软蛋"是中共特科赫赫有名的"何先生"。 事情得从半个月前说起,那天清晨雾气还没散尽,陈赓刚把秘密电台藏进霞飞路弄堂的阁楼夹层,就听见楼下传来杂乱的脚步声。 三个便衣踹门而入时,他正蹲在窗台上准备顺着排水管往下溜。 这些特务显然有备而来,连藏在天花板里的密码本都翻了出来。 与此同时,在公共租界联络站的廖承志也遭了秧——两拨人几乎是同时落网的。 牢房里渗着阴冷的湿气,廖承志背靠砖墙数着墙缝里的霉斑。 同监的陈赓用胳膊肘捅了捅他,在布满青苔的地面上划出个问号。 廖承志沾着唾沫写下"内鬼"二字,两人心里都咯噔一下。 他们这次行动路线只有特科高层掌握,如今双双被捕,明摆着是有人卖了情报。 转机出现在第三天晌午,牢房门咣当打开时,廖承志看见母亲何香凝站在走廊里,身后跟着两个挎着枪的巡捕。 老太太捧着件厚棉袄,说是给儿子送换洗衣裳。 趁着看守转身点烟的功夫,廖承志突然用广东话嚷嚷着要吃荔枝罐头。 何香凝手一抖,棉袄里掉出半截铅笔头——这是母子俩早年间约好的暗号。 当天夜里,何香凝摸黑找到宋庆龄公馆,这位孙中山遗孀听完来龙去脉,抓起电话就打给了《申报》总编史量才。 码头工人举着"抗议政治迫害"的横幅堵了巡捕房大门,租界里的洋人商会也收到匿名信,说要是闹出人命就断了他们的鸦片生意。 牢里的廖承志也没闲着。有天宋庆龄来探监,他借着要烟抽的机会,把张字条塞进哈德门香烟里。 这招还是跟青帮混混学的——剥开烟卷把纸条裹在烟丝里,再原样卷回去。 三天后,特科锄奸队按着名单在十六铺码头逮住三个叛徒,从他们身上搜出的法租界通行证还带着油墨味。 外头闹得鸡飞狗跳,法租界当局先顶不住了,总领事连着收到七八封律师函,有告他非法拘禁的,有告他虐待犯人的,最要命的是法国本土的报纸也开始转载这事。 眼瞅着三月份就要开领事团会议,这帮洋大人可不想惹麻烦。 廖承志放出来那天,巡捕房后门悄悄开溜了六七个便衣——都是等着领赏金的线人。 陈赓就没这么走运了,南京那边直接派了专列把他押走,关在老虎桥监狱的单间里。 不过老蒋到底念着黄埔旧情,派去当看守的宋希濂是他黄埔一期的老同学。 这宋长官天天好酒好菜伺候着,有天喝高了还拍胸脯说"兄弟要跑我绝不拦着"。 后来陈赓真就趁着守兵换岗的空当,穿着伙夫的围裙大摇大摆出了监狱大门。 这场风波过去后,上海地下党组织来了次大换血。特科新设了"反渗透科",专查内部蛀虫。 何香凝把自家客厅改成联络站,窗帘永远只拉开三分之一——这是提醒同志们说话留神的暗号。 倒是法租界巡捕房长了记性,往后抓人都要先查查对方家里有没有厉害亲戚,生怕再惹上宋庆龄这样难缠的人物。 那年夏天特别闷热,外滩的钟声混着蝉鸣传得老远。 廖承志又出现在四马路的茶楼里,这回他扮成个杭绸商人,手里攥着份新编的密码本。 陈赓在苏区带兵的消息时不时传来,听说他专门搞了支便衣队,专挑雨雾天搞奇袭——这招还是当年在上海被围捕时琢磨出来的。 信息来源:中山纪检监察——廖承志的信念
1933年2月,陈赓和廖承志在上海法租界先后被捕,廖承志一副贪生怕死的样子主动提
亲姐姐的艾维
2025-05-14 13:32:33
0
阅读: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