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小萝卜头”宋振中烈士遗骸的挖掘现场。为了掩埋罪证,特务将他深埋地下

瑶光映心曲 2025-05-15 20:54:04

1949年,“小萝卜头”宋振中烈士遗骸的挖掘现场。为了掩埋罪证,特务将他深埋地下,并灌注了大量的水泥。重庆解放后,通过多方查证,终于找到了小烈士的掩埋地点。此时,他的遗骸已经高度腐烂,一只小手里还紧紧握着一截铅笔头。 宋振中,1941年出生在江苏邳州,外号“小萝卜头”。他爸宋绮云和妈徐林侠都是铁杆共产主义者,家里从一开始就跟革命绑在一起。宋绮云早年在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跑去西安,干过西北文化日报社社长,还给杨虎城当过私人秘书。1936年西安事变,杨虎城被抓,宋绮云也上了国民党黑名单。他赶紧让老婆孩子转移,自己去了抗战前线。1941年,他在中条山干任务时,被伪造电报骗回家,一下子就被抓了。国民党还模仿他笔迹,骗徐林侠带着刚8个月大的宋振中去“探视”,结果母子俩也落网。从此,一家三口被关进监狱,开始了苦日子。 监狱里条件烂得要命,宋振中吃不饱穿不暖,瘦得皮包骨,头大身子小,狱友们看着心疼,就叫他“小萝卜头”。可这小子不简单,虽然才几岁,却胆子大、心眼儿活。国民党特务觉得他就是个小屁孩儿,没啥威胁,看守不严。他就趁这空子,帮着狱友们传纸条、当“小信使”,让大家能偷偷联系上。因为他年纪小,那些特务压根没把他当回事,可他干的事儿却帮了革命不少忙。那时候,谁能想到一个营养不良的小孩儿,能在铁窗里扛起这么重的担子? 1949年10月,解放军眼看着就要打过来,国民党特务慌了神,开始大开杀戒,把狱里的革命者一个接一个干掉。宋振中也没能逃过这一劫。他被拖出牢房时还拼命挣扎,想找爸妈,可一个小男孩哪斗得过那些人?最后,他和父母一起被害。为了不让真相露出来,特务把他尸体埋得深,还特意浇上厚厚的水泥,想让这段历史永远烂在地下。可他们没想到,这一切还是被翻了出来。 重庆解放后,大家没忘了这帮烈士。多方查证,花了不少力气,终于在歌乐山松林坡、戴笠警卫室旁边,找到了宋振中的埋葬地。挖掘那天,工人们一点点撬开水泥,挖开土层,臭味儿熏得人头晕。等看到那具小遗骸时,所有人都愣住了——虽然已经烂得不成样子,可他右手还攥着一截铅笔头,死都没松开。那一刻,谁看了不心酸?那截铅笔头不是啥值钱玩意儿,却是他在狱里传消息的工具,也是他短促人生的见证。 宋振中的爸妈也没逃过那场屠杀。宋绮云和徐林侠跟儿子一样,用命守住了信仰。他们仨的遗骸后来被找到,跟杨虎城等烈士一起葬在西安。那截铅笔头被小心收起来,成了红岩博物馆的宝贝,见证了这家人的付出。宋振中还有六个兄弟姐妹,家里人没了,他们却没倒下,继续干革命。宋振平进了中共和解放军,后来当了红岩史料研究会副会长;宋振苏进了解放军艺术团,写了回忆录《我的弟弟小萝卜头》;宋振西参加新四军,打过渡江战役;宋振亚在陕西搞教育和政协;宋振华当了解放军密码电报员,还在1963年见过毛泽东;宋振猛弄了个“小萝卜头基金会”,推着建纪念雕塑。这一家子,真没一个是孬种。 宋振中的事儿没就这么埋了。他的故事通过《红岩》小说、电影还有课本传开了,成了好多人的童年记忆。重庆红岩魂陈列馆、上海虹口展示厅都给他设了展馆,全国不少地方还立了“小萝卜头”雕像。每次看到那截铅笔头,就让人觉得,这小孩儿虽然没活多久,可他干的事儿比好多大人都有分量。他不是啥大英雄,就是个普通小孩儿,却在最黑的日子用命点了一盏灯。

0 阅读:137

评论列表

魏老师

魏老师

2
2025-05-15 22:47

泪目

猜你喜欢

瑶光映心曲

瑶光映心曲

不一样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爱快乐,爱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