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5天,中美在APEC会议期间举行会谈,我商务部对美提出新要求 中美这两天又

遥遥谈趣 2025-05-16 09:53:45

时隔5天,中美在APEC会议期间举行会谈,我商务部对美提出新要求 中美这两天又见面了,这次是在韩国釜山的 APEC 会议上。你可能还记得,5 月 10 号到 11 号,双方刚在瑞士日内瓦谈过一轮,当时达成了一个阶段性协议,互相取消了 91% 的关税,还暂停了 24% 的对等关税。 按理说刚谈完没几天,双方应该先消化一下成果,但谁也没想到,瑞士会谈结束才 5 天,中美贸易官员又在 APEC 期间坐到了一起,而且这次中方还提出了新要求 —— 必须尽快停止 232 关税措施。 这里得先解释一下啥是 232 关税,这是美国根据《贸易法》第 232 条,以 “国家安全” 为由对进口商品加征的关税,主要针对钢铝、汽车这些行业。 比如美国觉得中国钢铝出口太多威胁到本国产业,就对这些产品加征高额关税。中国一直反对这种做法,认为这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违反了 WTO 规则。 在瑞士会谈的时候,双方主要谈的是 4 月份那一轮互相加征的关税,232 关税没被纳入讨论范围,所以这次 APEC 会谈,中方专门把这个问题拎出来,要求美方尽快停止。 为啥中方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要求呢?其实有几个背景,首先,瑞士会谈虽然取消了大部分关税,但 232 关税还在,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还在持续。比如中国的汽车和钢铝产品出口到美国,仍然要面临高额关税,这直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其次,APEC 是个多边平台,中方可能想通过这个场合,把美方的单边主义做法摆到台面上,争取其他国家的支持。毕竟 232 关税不光针对中国,欧盟、东盟这些经济体也深受其害,中方在 APEC 提出来,容易形成国际舆论压力。 另外,从美方的角度来看,他们其实也有压力,瑞士会谈后,美国虽然取消了部分关税,但国内企业和消费者对高关税的不满并没有完全消除。比如美国农民和制造业工人一直抱怨关税导致成本上升,影响了他们的生计。 而且,美国财长贝森特之前也提到,接下来中美会有密集接触,说明美方也意识到需要继续谈判来缓解压力。 不过,美方在科技领域的动作却在加码,比如封杀华为昇腾芯片,这可能是想在谈判中增加筹码,用科技施压换取经贸上的让步。 这次会谈的一个关键点,是中方商务部发言人的表态,他说 “中方督促美方尽快停止 232 关税措施”,这句话被媒体解读为 “大有玄机”。 玄机在哪呢?可能有两层意思:一是中方在暗示,如果美方不停止 232 关税,中方可能会采取进一步的反制措施,比如扩大稀土出口限制或者对其他美国商品加征关税;二是中方可能在 APEC 期间与其他国家进行了协调,准备在多边框架下联合施压,比如通过 APEC 的贸易部长会议形成联合声明,要求美方遵守多边规则。 不过,美方的回应目前还不明确,根据之前的谈判节奏,美方可能会要求中方在其他领域做出让步,比如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等,才肯在 232 关税上松口。 但中方的立场很明确,232 关税是单方面的霸凌行为,必须无条件停止,不能作为谈判的筹码。这种情况下,双方可能需要在接下来的 90 天磋商期内继续拉锯。 按照日内瓦会谈的协议,双方暂停的 24% 关税将在 90 天后重新评估,如果到时候谈不拢,关税可能会恢复甚至加码。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中方在 APEC 期间还提到了美方对进口药品发起的 232 调查。这说明中方的关注点已经从传统的钢铝、汽车领域,扩展到了医药等新兴领域。 如果美方真的对药品加征 232 关税,不仅会影响中国药企的出口,还可能冲击全球供应链,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药品可及性。中方在 APEC 提出这个问题,也是在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 总的来说,这次 APEC 会谈是中美经贸博弈的延续,中方利用多边平台施压,要求美方停止 232 关税,而美方可能试图通过科技封锁等手段对冲压力。 双方的核心矛盾还是在于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冲突,以及如何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避免全面脱钩。 接下来的 90 天将是关键,双方能否在 232 关税、芬太尼关税等问题上取得突破,将决定中美经贸关系的走向。 如果美方继续坚持单边主义,中方可能会采取更坚决的反制措施,而如果双方能展现出更多灵活性,或许能为全球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

0 阅读:0
遥遥谈趣

遥遥谈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