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男子跨省追杀妻子、妻弟媳,杀妻后连捅弟媳27刀,一审死刑为何二审免死? 2023年5月,湖南祁东男子唐湘洪因家庭琐事殴打妻子刘宝美,刘宝美随后前往广东东莞弟弟家暂住并提出离婚。 唐湘洪跨省求和未果,于5月29日携带水果刀闯入出租屋,杀害刘宝美及其弟媳郑丽敏(27岁,其子仅2岁)。作案后唐湘洪报警自首。 2024年5月,东莞市中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唐湘洪死刑,认为其主观恶性大,虽有自首但不足以从轻。 2025年5月,广东省高院二审改判死缓,理由是案件因婚姻家庭矛盾引发,唐湘洪有自首、认罪悔罪情节,决定限制减刑。被害人亲属对改判结果表示意外和不服,称将申请再审。 无法容忍的极端犯罪。太残忍了!就算夫妻有矛盾,也不能杀人,更不该连累无辜的弟媳。 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女方逃离家暴却招来杀身之祸,这种人根本不值得同情。 两条人命就这样没了,两个家庭破碎,孩子失去母亲,凶手必须付出沉重代价。 那么,法律尺度是否合理? 一审判死刑是民心所向,二审改死缓让人难以理解。 虽然是家庭矛盾,但凶手蓄意杀人,还杀害无关人员,手段极其残忍,自首难道能抵消两条人命吗? 法律应该考虑受害者家属的感受,也要震慑类似犯罪。 从法律角度看,自首确实是法定从轻情节,婚姻家庭矛盾也可能影响量刑。但改判死缓是否意味着家丑可以减轻罪责? 如果换成陌生人作案,是否还会这样判?公众担心法律对家庭内部犯罪过于宽容。 限制减刑意味着凶手大概率会在狱中度过余生,某种程度上也算死缓不死。但公众更关注的是,同类案件是否会有统一的判决标准? 比如,因感情纠纷杀人,何时判死刑、何时判死缓,需要更清晰的解释,避免引发同案不同判的质疑。 家属申请再审是他们的权利,希望司法机关能重新审视案件,既要依法裁判,也要回应社会对公平正义的期待,让判决真正经得起法律和民意的检验。
湖南男子跨省追杀妻子、妻弟媳,杀妻后连捅弟媳27刀,一审死刑为何二审免死? 2
赵广宇探微一二六五
2025-05-17 09:37:24
0
阅读:67
谢挺疯
现在到处缺钱
MACCLKK发财
估计彩礼几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