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开国少将钟伟病重。黄克诚去医院看望他,好奇询问他老家是否还有亲人。钟伟听后表示他的儿子儿媳,以及3个孙子,一个孙女,还在老家种地!
钟伟说出此话的时候,竟然是那般的轻松与淡然。
但就是这淡如水的一句应答,却直接击中了黄克诚的内心。
一瞬间,黄克诚的眼中饱含泪水,深深的连连点头更是对钟伟最好的称赞。
看到老领导黄克诚此举,钟伟当即将给出一个坚定的眼神。
此时无声胜有声!
四目相对之际,让我们感受到我国将领扑面而来的为国为民。
可能在很多人看来,种地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值得敬畏。
但大家要知道,彼时的钟伟已经是我国少将,按照正常的流程,他的家人理应被接到钟伟的工作地。
而如今反观钟伟的做法,他不但自己多年如一日地留在一线兢兢业业工作,还从不给家人搞特殊。
这样的英雄真是让人忍不住为他竖起大拇指。
对钟伟这个名字略感陌生的人,应该都看过抗日剧《亮剑》。
据悉,钟伟就是李云飞的原型之一。
可千万别小看了我们这位大将军,他可是一度被无数人称为“巴顿将军”。
这其中的缘由很简单,那就是他在革命生涯中留下的无数英勇事迹。
1945年,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解放战争开始进入过渡期。
根据中央的安排,师长黄克诚率部进军东北。
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中就包括了钟伟,彼时的他还是新四军第三师第十旅的小将领。
面对装备优良的国民党军队,钟伟挺身而出率部前往阜新和新民一带。
就在他们还未到达目的地时,钟伟便敏锐地发现附近有军队的动静。
没有任何一秒犹豫,钟伟紧急下令让部队分头包抄。
那干脆利落以及部署周密,实在是让人无话可说。
果不其然,不一会儿钟伟部队便将敌军尽数剿灭。
不伤一兵一卒夺得胜利,这件事情让身为师长的黄克诚都忍不住赞叹。
随后的他,更是将雷厉风行与完美策略在战场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面对钟伟的部队,纵使敌人有万般火力,但也难以将他击败。
只因钟伟打仗靠的不只是勇气与武器,更重要的还是脑子。
1948年,此时的钟伟已经成为东北野战军第十二纵队的作战老蒋。
面对上级下达的猛攻长春,他迅速整装出发。
战役打响之前,钟伟迅速派出手底下的侦查员前去侦查。
紧接着便将战地环境绘制出来,甚至连敌军的作战策略都被他一番推敲后完美掌握。
随着一招“对症下药”,直接给敌军来了个措手不及。
也正因钟伟的绝佳对策,让我军在长春一战不仅取得了胜利,还收获不少先进装备。
一次次的战役就是钟伟最鲜艳的勋章。
而“智取、猛打”更是成为钟伟独家的打法。
在敌人的眼中,钟伟就是战场上的“战术变换神”,他总是能够随时随地调整自己的策略。
当然,除了在战场上运筹帷幄外,钟伟还是一个直率刚毅的大将。
1959年,面对无数人对彭老总的诬陷,他义无反顾地起身支持彭老总。
这样一位正直磊落的将领,真是我军之幸。
随着战争结束,钟伟也相应地回到了后方工作岗位上。
毕竟是个干部,所以那些年他遇到的“走后门”事件不少。
面对无数的送礼行为,钟伟起初婉言谢绝,而后更是直接闭门谢客。
不仅如此,就连他的亲生儿子,钟伟也从未让他们搞特殊。
面对孩子前来请求他帮忙安排工作,钟伟总是一脸严肃,随后一句回乡种地便将儿子安排完毕。
我们经常说“隔代亲”,钟伟当然也如此。
无论是对待孩子还是孙子辈,他总是那般喜笑颜开。
但只要是提及工作,或者是触碰到底线的,钟伟一如既往地脸色突变,转身离去。
也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开头的那一幕,他的家人全部扎根土地。
在钟伟看来,他只是人民的公仆,从没有权利为任何人解决“后门”问题。
这样的家风一直持续到现在,钟伟的后代也一直秉持着为国奉献、不为国家添麻烦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