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婴是李渊最小的儿子,是玄武门之变后被软禁生下来的,李渊临死前把他托孤给李世民

曦月谈 2025-05-17 15:46:49

李元婴是李渊最小的儿子,是玄武门之变后被软禁生下来的,李渊临死前把他托孤给李世民。 李世民居然罕见地顺从了他老爹,对这个比自己儿子都小的幼弟甚是娇宠,11岁就加封滕王。

王勃的一首《滕王阁序》,将滕王阁带到了世人面前。   但实际上,王勃所歌颂的那座位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只是原版的一座“复制品”。   而“滕王”两字,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指的正是滕王李元婴。   李元婴这个人,一生中并无多少功绩,但是却在唐朝历经几任皇帝更迭之后,依旧能够平安度过一生。   实际上,正是他的“昏庸无能”,成为了他的救命法宝。   李元婴的一生,要从玄武门之变开始讲起。   当时李世民诛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成功登上了皇位。   而彼时的李渊已经60岁,也到了应该安享晚年的年纪。   既然李世民已经登基,那他便顺理成章地当上了太上皇。   大概是太上皇的日子太过于安逸,在他62岁那年,竟然又添了一个儿子。   这也是李渊的第22个孩子,他为其取名为“李元婴”。   从这个名字也能看出来,李渊对于他没有太多期望,只希望他能平平安安、像个孩童一样快乐生活。   李元婴的一生确实十分快乐。   李渊还在世的时候,就对他百般宠爱,李元婴想要什么都能得到满足。   但是李渊毕竟精力有限,于是就让李世民代为照顾李元婴。   面对这个只有几岁的弟弟,李世民也确实是下不去手。   因此,他便答应了李渊的请求。   李世民对李元婴确实十分照顾。   随着年纪的长大,李元婴性格愈发骄纵,更是以捉弄别人为乐趣。   李世民却对他非常宽容。   即便是李元婴犯了特别严重的错误,李世民也只是稍微说他一两句。   公元639年,11岁的李元婴被封为“滕王”,驻地为山东藤县。   别看李元婴年纪不大,但是却非常知道享受。   他的生活十分奢靡,每日花销更是如流水一般。   不过李元婴却对字画、舞蹈之类的艺术非常感兴趣,还能画一手好画。   后来,他直接下令为他修建一座行宫,这就是第一座“滕王阁”。   他不仅要建阁楼,还要在周围挖上河道,种上柳树。   为了完成他这个愿望,藤县百姓纷纷被征用去充当苦力。   他们一个个怨声载道,但是李元婴却丝毫不受影响。   李世民大概是觉得,李元婴既然这么贪图享乐,那么就不会有多大建树,自然也不会构成什么威胁。   但是,李世民去世,李治继位之后,李元婴的日子就没有那么舒坦了。   由于李元婴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当地百姓多次抗议。   李治也知道,一旦百姓引起暴乱,届时这件事情就没那么好解决。   因此,他直接将李元婴贬到了苏州。   苏州这地方气候适宜,非常适合居住。   李治觉得这里的条件不够艰苦,于是又把李元婴贬到了洪州,也就是今天的江西南昌。   因为在苏州停留的时间比较短,因此李元婴并没有留下滕王阁。   到了江西之后,他开始怀念在藤县的日子,于是又名人在赣江边上复制了一座“滕王阁”。   这就是王勃笔下的滕王阁。   公元662年,李元婴又被调到了隆州担任刺史,也就是今天的四川阆中。   在这里,他依旧按照以前的规矩,在嘉陵江贬的玉台山山腰上,修建了一座行宫。   这就是第三座滕王阁,杜甫曾来到这里,还做了一首诗。   尽管多次被贬,但是李元婴对此却并不在乎,甚至对李治的警告也置若罔闻。   李元婴在四川过得十分自在,毕竟天高皇帝远,李治也管不了他。   可以说,这三座滕王阁见证了李元婴的一生。   虽说三座行宫的建造确实耗费了不少人力物力,但是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尤其是楼内李元婴留下的画作,更是难得的艺术瑰宝。   公元684年,李元婴去世,享年56岁。

0 阅读:73
曦月谈

曦月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投稿请私信~ 十分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