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抗联将领李兆麟受邀去一名年轻女子家中做客,刚喝了一口茶后,他感觉味道有些苦涩:“这茶不对劲!”女子冷笑道:“你可以上路了!”
1946年3月8日妇女节这天,哈尔滨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纪念活动,李兆麟也应邀出席。 哈尔滨市市长的秘书孙格龄看到李兆麟之后,便说自己母亲想见他,约他第二天在家中见面。 李兆麟没有多想,爽快答应。 他之所以会如此痛快,是因为眼前这个孙格龄,是他救命恩人的女儿。 孙格龄的父亲叫做孙彪,是李兆麟之前的连长。 有一次大家在开会的时候,突然受到日军偷袭。 李兆麟身负重伤,孙彪就一路背着他撤退。 结果李兆麟是捡回了一命,但是孙彪却不幸牺牲。 他去世之前,拜托了李兆麟一件事情。 孙彪曾经有一个俄罗斯媳妇,两人还生下了一个女儿。 但眼下母女二人不知去向, 孙彪想让李兆麟替自己找到她们,并好好照顾。 李兆麟满口答应,孙彪这才安心离开。 按理来说,孙彪的女儿是混血儿,外貌很好辨认,但是李兆麟找了好几年都没找到。 直到他被调来哈尔滨任职,并看到了市长秘书孙格龄。 孙格龄是一名混血儿,白皮肤、蓝眼睛,十分漂亮。 但实际上一开始,李兆麟并没有想到他就是孙彪的女儿。 他接近孙格龄,是因为在几次接触中,他发现孙格龄思想进步、痛恨国民党。 李兆麟认为,如果能争取让她加入组织,将会对我党的行动大有裨益。 于是,他便多次旁敲侧击地给孙格龄做思想工作。 孙格龄也非常愿意,给李兆麟的行动提供了很多帮助,很受他信任。 在一次聊天中,孙格龄说自己的父亲叫孙彪,李兆麟这才知道,她竟然是恩人的女儿! 从那之后,李兆麟就处处照顾孙格龄。 正是因为有这层关系在,李兆麟才能毫不犹豫答应孙格龄的邀约。 李兆麟经常在公开场合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丑恶嘴脸,深受百姓爱戴。 眼看他的声望越来越大,国民党反动派可以说是如鲠在喉。 为了阻止李兆麟的行动,他们前前后后策划了6场刺杀,但是都没能得逞。 因为敌人的行动太频繁,因此组织十分重视李兆麟的安危。 李兆麟出门喜欢步行,这也增加了他遇刺的风险。 组织就要求他出门必须坐车,还要带着警卫员。 3月9日,李兆麟开完会,回到中苏友好协会时已经是下午四点钟左右。 他准备却孙格龄家赴约,但是因为汽车出了故障,警卫员去修理还没回来,因此他就独自去赴约。 临走之前,他还留下字条说一个小时左右回来。 到了孙家之后,孙格龄接待了他,并帮他脱下了装有手枪的大衣。 李兆麟没有注意到,孙格龄将他的大衣放到柜子里,并上了锁。 孙格龄给他端了一杯茶,并说要去叫母亲过来。 李兆麟毫无防备,喝下了几口,却感觉有些许苦涩。 孙格龄察觉之后,朝着厨房喊了一声:“再换一杯吧!” 收到暗号的三名特务立即出动,对李兆麟发动攻击。 原来,那茶水中下了剧毒的氰化物,而孙格龄早已成为了军统的人。 她接近李兆麟,并主动透露自己是孙彪的女儿,就是为了赢得他的信任,从而得到刺杀的机会。 李兆麟寡不敌众,再加上毒发,直接晕倒在地。 特务对他的头部和胸部连捅七刀。 这位战功赫赫的英雄,就这样死在了特务手中。 事后,国民党为了诋毁李兆麟,还放出了他是去和孙格龄私会的消息。 但是,百姓和我党并没有被这种消息蒙骗,为李兆麟举办了隆重的追悼会,很多市民自发来为他送行。 孙格龄依附国民党逃到了台湾,但是到了之后又被抛弃,只能靠着皮肉生意度日。 而其他策划刺杀的人中,有三人逃到了海外,剩余人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