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20世纪最优秀的广告语发明者戴比尔斯辉煌不再了。
随着培育钻石的普及,天然钻石的“高奢”地位正被改写。即便是掌控全球40%天然钻市场的行业巨头戴比尔斯,也难挡价格暴跌与需求萎缩的双重冲击。美媒最新消息称,其母公司英美资源集团已在酝酿出售这个曾经的"钻石帝国"。
镜子的另一面,性价比爆棚的培育钻石正快速抢占市场份额。行业数据显示,早在2022年中国就已占据全球培育钻石产业链50%的产能,而河南一省就贡献了其中80%的产量。作为"世界培育钻石之都"的柘城县,年产能已突破600万克拉大关。面对物美价廉的国产真钻,天然钻石的神话彻底破灭,短短两年间其市场总体价格已暴跌33%。
目前市场上的国产钻石品牌“柘光”等正迅速崛起,大量消费者开始转向了培育钻石的怀抱。仅以“柘光”一家为例,截止2024年底,其在京东、天猫等平台上的销售额已突破5000万,甚至吸引了不少海外客户的目光。越来越多人在消费后发现,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的区别,可能真的就只有价格。
“国内的培育钻石品质太好了”,上海的何女士自从买过一次柘光的钻饰后,再也看不上天然钻了:“3克拉VVS净度、3EX切工、D色的公主方钻戒才5万不到,而且同样是有IGI国际鉴定证书的,这样的诱惑力动辄六位数的天然钻根本比不了。”
其实在培育钻石领域,美国企业是一度拥有“先发优势”的,WD与DiamondFoundry两大品牌一度引领全球市场风向。然而,随着我国中科院在相关技术方面的突破,市场的“天秤”逐渐开始向国内倾斜。
目前在国内,通过精确模拟天然钻石的生长环境与结晶条件,仅需7-15天就能培育出单颗5-20克拉的高品质培育钻石,这在国外相关技术人员眼中看来十分不可思议。
技术的落后导致曾经的“先驱者”走向衰败:2023年WD因巨额亏损进入破产重组程序,DiamondFoundry也不得不转型突围,将战略重心转向"科研级金刚石材料"的研发制造,试图在工业应用领域开辟新赛道。面对镜头,曾经的钻石巨商无奈喊出:中国的技术发展力实在是太强了!
部分消费者对比国产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甚至会觉得培育钻石更闪,其实这并不是错觉。首先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在属性上并无任何差别,其次培育钻石胜在能够“控制品质”,在自然界中很难找寻到和培育钻石同样高品质的天然钻,能达到VVS净度、D色的天然钻石往往十分稀有且价格昂贵,因此市面上的大部分在售天然钻品质实际并不高。
柘光专属顾问反馈,由于培育钻石的品质“可塑性”强,因此不少消费者喜欢来找品牌方定制大克拉的高品质钻饰,甚至部分“土豪”会来找柘光做孤品复刻:“他们不差钱,只想定制好看的、更闪、更大的,目前私聊我们咨询大克拉定制业务的消费者大约占36%左右。”
专家预测,培育钻石市场未来五年将呈稳步增长趋势,全球培育钻石产量预计将持续增长,2030年或突破4000万克拉。中国作为主要生产国,当前占据全球70%以上的产能,未来仍将主导上游供应。
不过,目前国内消费者对培育钻石的认知仍不足,常与莫桑石、锆石混淆。当下还需进行相关科普,进一步提升市场接受度,中国企业的关键机遇在于如何提升品牌附加值,并加速全球化布局以应对国际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