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上]山东抗战中,18岁的赵梓山参加白刃战,他记得“拼刺刀,谁先动手谁先死”,一个头戴钢盔、腿上打着皮绑腿的鬼子向他冲来,赵梓山紧盯敌人眼晴,等待鬼子先刺。 左边上面这张图讲的是:山东打鬼子那会儿,18岁的赵梓山参加了肉搏战。 赵梓山1926年4月27日在山东临沂田口镇出生。他和他妈日子过得不容易,但也挺有滋味的。到了1945年1月,赵梓山他爸在战场上牺牲的消息传回了老家,赵梓山一听,二话不说,18岁的他就去当了兵,加入了革命的大家庭。那时候咱们队伍的枪炮、吃的穿的都不行,赵梓山就分到了一把老旧的步枪,还有25发子弹。赵梓山是个刚入伍的新兵,对新兵训练特别上心。班长的一句话他记得清清楚楚:“拼刺刀时,谁先沉不住气动手,谁就得完蛋!”到了1945年3月,经过俩月苦练,赵梓山终于盼来了上战场的机会。部队接到命令,要和主力部队一起打商河县城。 天还没亮,爆破的战士们就趁着黑夜把城门给炸了。炸药一响,跟打雷似的,突击队就跟着冲了上去。赵梓山跟着大家一起冲进城里,和日本鬼子、伪军打了起来。因为咱们人多,战术也好,没一会儿就赢了,把这个地方给攻下来了。1945年6月,赵梓山他们八大队被日伪军追得到处跑,只好转移。为了帮核心部队撤退,八大队得在齐集村顶住敌人两个小时。赵梓山他们三班守在村子西头,他就在屋顶上放哨。突然,远处来了一大堆伪军和日本鬼子,装备齐全。但他们没直接进村,先是一阵乱射,又用迫击炮对着村里一顿乱炸。 八大队哪顶得住这样的火力啊。日军一停火,就端着枪进了村。赵梓山趴在屋顶上打狙击,突然听到有人喊:“傻小子,别在上面愣着了,快下来!”可他们刚一说上话,院子里就冲进来三个日本鬼子。这时候,能打的就剩下三班长、赵梓山和刘梓云了,只能跟鬼子拼刺刀了。 三班长把他俩护在身后,两边都不敢先动手。结果三班长先出手,一刀就扎进了一个鬼子的心口。那鬼子被扎透了,还往前冲,一把抓住了三班长的肩膀。他后面的两个鬼子一看,立马也把刺刀捅进了三班长的胸膛。三班长嘴里冒着血,费劲地转过头说:“记得……我跟你们……说的话!”赵梓山没空去难过,他眼睛瞪得通红,死死盯着日军手里明晃晃的刺刀,两人在小院子里转来转去。突然,一个鬼子笔直地朝赵梓山刺过来,其实赵梓山一直在等这一刻。只见他身子轻轻一歪,就躲开了这一招,紧接着反手就往鬼子肋下狠狠捅了一刀。另一边,赵梓云也把最后一个日军逼到了墙角,赵梓山趁机用同样的办法解决了那家伙。 最后,援军赶到,和八大队一起干掉了这群敌人,赵梓山也因此当上了三班的新班长。他接过老班长的大刀,背在身后。这把刀陪他打过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等好多仗,一直到解放上海时,赵梓山受了重伤,落下了残疾,只好退伍回家。赵梓山转业后,就在内蒙古牙克石的那个木材加工厂,专门负责烤胶的工作,一直干到了1980年退休。到了2020年,这位老英雄走完了他精彩的一生,活了94岁。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了怀念那些过去的革命老前辈,咱们得传承和学习他们的精神,给新中国的未来出把力,一起把明天建设得更美好!
[左上]山东抗战中,18岁的赵梓山参加白刃战,他记得“拼刺刀,谁先动手谁先死”,
幻彩梦境游
2025-05-18 01:27:12
0
阅读: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