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老美在中东,可谓是捷报频传。 本以为老美上来一个不靠谱,结果人家不知不觉,就把这些年老美在中东遇到的问题都给解决了。 这场战略转折始于2025年5月特朗普的闪电访问。在利雅得,沙特王储萨勒曼签署了1420亿美元军售协议,包含F-35战斗机、萨德反导系统及战术核技术合作。这笔远超沙特外汇储备的订单,直接将美国军工复合体的中东市场份额推至历史峰值。与此同时,卡塔尔航空宣布与波音达成2000亿美元飞机采购协议,创下商业航空史上最大单笔订单,而特朗普更被曝可能获赠卡塔尔王室提供的波音747-8作为临时“空军一号”。 最具戏剧性的是叙利亚变局。2025年5月14日,特朗普与叙利亚新政权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在利雅得举行25年来首次会晤,随后宣布解除对叙经济制裁。这一决定让大马士革民众涌上街头狂欢,汽车鸣笛与焰火声响彻夜空。但背后暗藏博弈:叙利亚新政权为换取制裁解除,承诺允许美国能源公司开发其油气资源,并在大马士革建造“特朗普大厦”。 而伊朗的妥协更具震撼力。面对美国“核斩首”制裁导致石油出口暴跌30%的困境,伊朗国家安全委员会于5月16日宣布放弃核威慑计划,同意销毁所有高浓缩铀并接受国际监督。这一决定正值《中伊25年全面合作计划》追加条款谈判关键期,伊朗央行提前将人民币储备比例提升至22%,被解读为向北京寻求战略庇护。 但乌克兰的前车之鉴始终悬在中东上空。1994年《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签署国未能履行对乌安全承诺的历史,让伊朗国内保守派质疑:当美国F-35战机部署到沙特,当以色列继续扩建定居点,放弃核武器的伊朗能否真正获得安全保障?毕竟沙特在签署军售协议后,已开始加速推进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建设,这种“双重标准”可能让中东陷入更复杂的核竞赛。 这场权力重组的本质,是美国用“军售换战略空间”的老套路。1420亿美元军售协议中,60%金额将以“战时加急费”支付,直接为美国关键摇摆州创造12万个就业岗位;而卡塔尔的飞机订单,不仅缓解波音产能过剩,更将中东航空市场深度绑定在美制装备体系中。但这种“以战促售”的短视策略,正在透支地区稳定——伊朗已向胡塞武装追加导弹部件供应,也门地下兵工厂月产能从20枚提升至50枚,波斯湾的火药味愈发浓烈。 当沙特的F-35与胡塞的导弹在沙漠中赛跑,当伊朗用铀浓缩离心机换取经济喘息,中东正站在历史十字路口。这场博弈没有真正的赢家:沙特堆砌的安全屏障可能反噬其经济转型,美国收割的短期利益或将赔上战略信誉,而伊朗的妥协能否换来持久和平,仍需时间检验。 这场关乎地缘命运的豪赌,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5月18日据彭博社报道,印度国防部智库印度联合作战研究中心主任库马尔(Ashok
【10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