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济南,一45岁的男教师带71岁患病的母亲一起上课,母亲每天扫地擦

牧童的娱论 2025-05-18 19:19:17

2023年,山东济南,一45岁的男教师带71岁患病的母亲一起上课,母亲每天扫地擦玻璃,课后帮他擦黑板,哪料学生家长得知后,纷纷聚集校门口,要求学校给“说法”。   清晨的校园,阳光洒在走廊的瓷砖上,反射出柔和的光。   教室里,学生们翻动课本的声音细碎如雨,而在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坐着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温和的老人。   她并不是学生,也不是老师,却成了这间教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她是孙元金老师的母亲,一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孙元金是山东济南一所初中的语文老师。   他的课堂以生动、细腻、富有感染力而闻名,他懂得如何在一篇文章里挖掘人性的光辉,也擅长用一句古诗激发孩子们的情感联想。   可在2023年的春天,他却面临了一个极其现实而沉重的选择。   那时,母亲病情加重,常常认错人、夜间出走、情绪剧烈波动。   原本请来的护工辞职,亲属又都不在身边。   他曾犹豫是否要请长假,但学校师资本就紧张,请假意味着学生的课程要由其他老师临时接手,进度、效果都会受影响。   “干脆带到学校吧。”这是他在无奈之中萌生出的念头,他曾反复想象这个场景:母亲坐在办公室,或者安静地在教室一角,不吵闹,不打扰。   他知道这非比寻常,却也是唯一不割裂母子关系、不影响教学的方式。   他将这个想法告诉了校长,本以为会遭到反对,没想到校长沉默片刻后,只问了一句:“你能保证不影响课堂秩序吗?”他坚定地点头。   于是,一切开始了,刚开始的几天,母亲的状态很不稳定。有一次,她突然在课堂上站起来,喊了一句:“小金子,别写了,吃饭啦!”   全班哄笑,孙元金也愣住了,他没有发火,只是走过去轻声对母亲说:“妈,现在还没下课呢。”然后轻轻把她扶回座位。   学生们第一次看见老师这样温柔的一面,也第一次意识到,这位老人不是“打扰”,而是老师生命的一部分。   从那之后,母亲慢慢稳定下来,她每天按时坐在教室后排,听课、点头,有时甚至会像学生一样跟着小声念诵。   学生们也开始主动与她互动,有人课后陪她散步,有人画画送她,有人悄悄把牛奶放到她手边。   母亲常说,“这些孩子,跟我小时候村里的孩子一样乖。”   渐渐地,教室里多了一种柔软的氛围,学生不再只关注成绩与排名,他们学会了耐心、体贴与尊重。   他们见证了老师如何在责任与亲情之间平衡,如何用行动践行“孝”的含义。   有人在作文中写道:“孙老师是一个有力量的人,因为他敢于把爱带进教室。”   当然,质疑也曾来过,有位家长在家长会上当众提出:“带一个患病老人进教室,是不是对其他学生不公平?”   那一刻,气氛有些凝重,孙元金并未辩解,只是点开了教室监控中的一段视频。   画面里,母亲坐在角落静静地听课,学生在课后搀扶她离开教室,孩子们的脸上没有一丝不适,只有自然的关心与尊重。   那位家长沉默了,随后坐了下来。   媒体得知这一消息后采访了孙元金,他只说了一句。   “我只是想做一个儿子该做的事,同时不想耽误我的学生。我不知道能坚持多久,但我愿意坚持。”   这句话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共鸣,无数人留言讲述自己照顾父母的故事,也有人说:“他教的不只是学生,也是我们这些做子女的人。”   而在学校里,一切仍然悄然继续着,母亲依旧每天来学校,偶尔会忘记今天是星期几,偶尔也会念叨着早已去世的父亲。   但她的情绪越来越稳定,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她不再只是孙元金的母亲,更像是这个班集体里的“奶奶”,是温柔与亲情的化身。   信息来源:新华网——老师带“失智母亲”去课堂,网友:身教胜于言传 八卦手册说TA  

0 阅读:191
牧童的娱论

牧童的娱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