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险恶!南京一男子借给好友30万现金,万万没想到好友妻子称准备还钱,但要先看看借条,趁机将借条撕碎扔进河里!男子无奈起诉,而法院的判决亮了! 常言道“谈钱伤感情”,这话不假。但也有些时候,不谈钱,反而伤得更深,甚至会让人看清人性的另一面。 几年前,朋友朱某生意不顺,张先生念着交情,陆续借给他30万现金,每次朱某都写了借条。本以为有借条在手,还钱不是问题,没想到后来朱某夫妻俩竟当面撕毁借条想赖账,好在法院判张先生胜诉,这到底咋回事呢? 事情得从2017年说起。朱某那几年生意不好,急需用钱周转,张先生前后分几次借给他30万现金,每次借款朱某都按要求写了借条,注明金额和日期。 到了约定还款时间,朱某却一直找理由拖着不还。张先生微信里催了多次,朱某总是敷衍。 2023年4月,朱某妻子突然联系张先生,说要核对借条后还钱。张先生没多想,带着借条去见面,结果朱某妻子接过借条就撕碎扔进了河里,还翻脸不认账,硬说没借过钱。 张先生气坏了,一怒之下把朱某夫妻告上法庭。开庭时,他虽然没有借条原件,但提交了和朱某的微信聊天记录,里面多次提到还钱的事儿。 更关键的是,附近监控拍下了朱某妻子撕借条的全过程,这段视频也作为证据交给了法院。 法院审理后认为,虽然借条没了,但聊天记录里催款记录清楚,加上撕借条的行为明显反常,这些证据能证明借款事实很可能存在,就用了“高度盖然性”原则,判朱某还钱。朱某不服上诉,二审法院还是维持了原判。 可能有人不明白,“高度盖然性”是啥意思?简单说,打民事官司时,如果双方证据都不能完全推翻对方,法院就看谁的证据更有说服力。要是一方证据能让法官觉得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高,就能认定这个事实。 在张先生的案子里,虽然借条没了,但微信记录和监控视频能拼出完整经过,加上朱某夫妻撕借条的可疑行为,反而让人更相信他们是想赖账。 这件事给大家提了个醒,借钱时借条很重要,但光有借条还不够。比如用银行转账、支付宝或微信付款,一定要保留好转账记录,这是直接的资金往来证明。 聊天记录里要是提到借款、催款或者对方承认欠钱,也要截图保存好。如果是现金交付或者签重要文件,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录音录像,或者找没利害关系的人在场作证。 正如网友们所说的:“用30万看清一家人,代价太大了。”确实,亲朋好友间借钱,谈钱伤感情,但不谈钱可能更伤感情。 保留必要的凭证,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这段关系的一种尊重。法律能帮我们维权,但提前做好防备,才能少些麻烦。
人心险恶!南京一男子借给好友30万现金,万万没想到好友妻子称准备还钱,但要先看看
思真娱娱
2025-05-19 12:09:01
0
阅读: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