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洞房之夜,郭沫若见发妻太丑,拒绝同房。就在他转身要走时,发妻拉住他苦苦

每日新知探索 2025-05-19 17:49:19

1912年洞房之夜,郭沫若见发妻太丑,拒绝同房。就在他转身要走时,发妻拉住他苦苦哀求:给我个娃吧!郭沫若瞟了新娘一眼,依旧转身离开。 1912年,21岁的郭沫若穿着长衫马褂,在父母安排下迎娶了同乡姑娘张琼华。 新娘子盖头掀开那刻,新郎官脸上的笑容凝固了! 方脸盘、厚嘴唇的新娘与他的想象相差甚远。当晚新郎借口读书躲进书房,任凭新房里的龙凤烛燃到天明。 婚后第五天,郭沫若收拾行装要回成都念书。临出门前夜,张琼华攥着丈夫的衣角低声下气求个孩子,却被一句"包办婚姻不作数"堵了回来。 郭家二老看着新媳妇天不亮就起来挑水做饭,心里既愧疚又欣慰。这个裹着小脚的旧式女子,自此把郭家当成了自己的归宿。 东渡日本那年,郭沫若像出笼的鸟儿。在东京圣路加医院住院期间,他迷上了查房时总走在最后的护士佐藤富子。 这个日本姑娘有着水汪汪的大眼睛,说话轻声细语。郭沫若出院后三天两头往医院跑,把写好的新诗折成纸鹤塞给人家。 半年后,这对异国恋人在京都郊外租了间和式小屋,郭沫若给心上人起了个中国名字"郭安娜"。 老家那头,张琼华把丈夫寄回的家书当圣旨供着。公婆生病她端汤喂药,小姑出嫁她熬夜绣嫁衣。镇上人劝她改嫁,她总说:"我是郭家的人。" 有年大旱,她把陪嫁的银镯子当了买米,自己顿顿喝稀粥。这些事她从不往信里写,每封家书都工工整整地誊抄三遍,生怕弄脏了纸张。 1937年卢沟桥炮响,郭沫若把三个混血孩子托付给日本岳母,只身登上回国的轮船。 在武汉码头,24岁的女演员于立群捧着花束迎接这位文化名人。 张琼华从亲戚口中听说丈夫回来,连夜赶制了双千层底布鞋,可这鞋还没寄出,报上就登出了郭沫若与于立群的新婚照。 郭老爷子临终前把儿子叫到床前,当着族人面说:"咱家田产你甭惦记,这些年都是琼华伺候我们老骨头。" 郭沫若这才注意到,当年那个土气的新娘子眼角爬满了皱纹,手指关节粗得像老树根。他红着脸要接发妻去北京,张琼华却摇头:"我走了,爹娘的坟头该长草了。" 1978年夏天,86岁的郭沫若躺在北京医院病床上。秘书读报时提到乐山要修郭沫若故居,他突然挣扎着坐起来:"把西厢房收拾出来,给琼华住。"这话传到老家,张琼华正蹲在灶台前添柴火,火星子噼啪响着,熏得人睁不开眼。 两年后的清明,77岁的张琼华在给公婆上坟时跌了一跤。临终前她从枕头底下摸出个蓝布包,里头整整齐齐码着六十多封没寄出的信,最上头放着当年洞房夜剪下的红烛泪。郭家人按规矩把她葬在祖坟边上,墓碑上刻着"郭沫若元配张氏"——就像她四十多年前亲手给公婆立碑时那样工整。 文章改写完成 信息来源:郭沫若与原配夫人张琼华关系始末——新文学史料

0 阅读:0
每日新知探索

每日新知探索

每日新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