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日三方在同一天收到中国的加税通知,即日生效,不留任何缓冲时间。
5月18日,中国商务部就共聚聚甲醛反倾销一案发布最终裁决公告。
即日起,中方将对美国、欧洲、日本三国实施反倾销税,台湾地区也被列入反倾销名单。
在中美刚达成联合声明的时候,此举正告美国及其盟友,不要妄想中国会有所妥协,只要是损害中国利益的事,我们会一直追究下去。
其实此案早在2024年5月19日就立案,到作出最终裁决刚好一年。
当时中美第二轮贸易战虽未爆发,但美国及其盟友的恶意已昭然若揭。
美国和欧盟不仅对中国电动车征收临时关税,还提高中国跨境小包裹的关税,同时各种科技封锁不断,日本也拟定了对华制裁。
台当局更是为了配合美国,竟开始限制对大陆的高端芯片出口,俨然已经忘记自己是什么身份。
我们自然不会对其妥协,但中方不会像美国一样,毫无依据地对中国发动制裁。
我们做任何事,都讲究证据和现实。
这不,在我国商务部排查一年后,终于确定了针对上述国家和地区共聚聚甲醛的反倾销税率。
共聚聚甲醛是一种高强度化学材料,其综合性能良好,且造价便宜,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配件、电子电器等诸多产业,可以部分替代铜、锌、锡等金属材料。
西方国家由于起步较早,所以在国内该产业一直处于垄断地位。
随着国内企业也能研制出该材料以后,他们又开始搞倾销,并肆意打压中国企业,故而这次制裁他们势在必行。
据商务部明文规定,对来自美国的共聚聚甲醛,统一征收74.9%的反倾销税;
对来自欧盟各国、日本及台湾地区的共聚聚甲醛,征收25% - 35%的反倾销税。
此举将有力保护本土企业的正常发展,以防止该产业在中国出现萎缩、停滞等不良情况。
讲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说,中美刚达成联合声明,这能有利于双方经贸谈判吗?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要注意一个现实问题,即美国从未放弃或停止对华围堵打压。
特朗普于5月份刚修订了芯片出口管制法案,严禁其他国家使用华为芯片,其目的不就是为了继续封锁中国科技吗?
中美关系是需要健康发展,可这从来不代表着我们要妥协、让步。
相反大国之间寸步不让,因为国家的背后是人民,只要退后一丁点,就是对人民利益的不负责。
只有这样,才能让美国意识到中国不可欺。
别忘了中美联合声明是怎么达成的,靠的就是中国“不跪”的态度。
正是因为下定决心和美国硬抗到底,才使得特朗普钻不了一点空子,只能静下心和中国谈判。
看看那些对美国滑跪的国家及地区吧。
日本是最早宣布不对美国进行关税报复的,可至今未能让特朗普有丝毫让步。
相反美国狮子大开口,想要迫使日本在汽车产业、对美投资等重要议题上,进一步向美国开放妥协。
台湾方面还未受到实质性压力,就火速要求台积电对美投资一千亿美元。
赖清德当局频频向特朗普承诺,未来会加大对美投资,扩大采购美国武器,以换取美国在关税乃至地缘上的扶持。
大家看见了吧,跪久了的人连头都不敢抬,只当卑躬屈膝是理所当然。
欧盟各国更是一盘散沙,看似人多势众,实则缺乏凝聚力。
在美国重视他们时,一个个争先在涉华问题上蹦得老高,俨然他们才是世界的主人。
现在美国抛弃了他们,欧盟不再嚣张,在反复确认美国的态度后,一个个悲观得如同泄了气的气球。
虽然欧盟一直在炒作要对美报复,可直到现在都没有确切消息,这便是中美刚达成联合声明,特朗普就拿欧盟开涮的原因。
历史无数次教训告诉我们,妥协换不来和平,滑跪意味着投降。
中美贸易战还远不到结束之时,此时更不能退让。
现在我们打出的反制越多,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谈判中筹码越多。
美国眼下也在采取类似行动,这不仅是因为经贸问题,更是因为中美之间的竞争持续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