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戒O1,是国产芯片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颗3nm”?】 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因为现在你看到的“3nm”,可能不是你以为的那个3nm。在早年,芯片制程的“几纳米”指的是晶体管中栅极下沟道的实际宽度,比如14nm、7nm、5nm…………每降一个台阶,就意味着性能大幅提升、功耗显著下降。 为了绕过物理极限,芯片设计师们不再只是“压尺寸”,而是改结构:比如Intel的FinFET、三星的MBCFET,把晶体管变得像“鲨鱼鳍”一样三面环绕,提高控制能力。也就是说,今天的“3nm”,其实不再指精确的几纳米尺寸,而是指代一个性能等级、功耗指标和设计复杂度的集合标准。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英特尔10nm和三星5nm的晶体管密度差不多,甚至可以出现“7nm芯片性能等于5nm”的情况。而芯片制程,早已不再是单一的物理尺度,而变成了一个“行业命名习惯+市场语言”的混合物。所以,玄戒O1用的是台积电第二代3nm工艺,虽未必是最先进的全自研技术,但它至少说明:小米已具备参与顶级SoC竞争的门票。 从“澎湃S1”搁浅,到“小芯片”摸索,如今迈入玄戒时刻,小米花了11年,累计投入超135亿研发资金、2500人规模团队,计划总投入超600亿。背后是一个国产品牌用10年时间,换一颗3nm入场券的故事。 而今天的3nm也早已不仅是晶体管尺寸的技术术语,更是芯片工业话语权的象征性标志。能不能跑出领先性能,是一回事;有没有资格参与游戏,是另一回事。玄戒O1,至少已经站上了桌面。
【玄戒O1,是国产芯片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颗3nm”?】 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馨蔓看科技
2025-05-19 19:51:55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