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股份谈控量稳价:M6+严格配额管控,海之蓝开瓶率近两位数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5-19 19:52:21

白酒行业普遍承压+公司的主动调整,让洋河股份经历又一个调整之年:行业应收票据的集体回落,表明对产业健康度有同理心的龙头企业,已不再催促经销商加杠杆来完成酒企的回款目标;而季度销售费用率上升,则表明行业加大费投力度,助力终端加速动销的决心。

这是洋河以真实报表示人的勇气,一如其业绩交流时的表态,“公司根据收入会计准则确认各期收入,不存在提前或延迟确认收入,平滑业绩的操作。”

而当靠自然动销便能乘风而上的时期告一段落,洋河将今年的重点工作划归“稳”。且与头部企业步调一致,洋河未对全年业绩设定量化增长标尺,仅以“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方向,期望主导产品控量稳价,聚力稳固重点市场,加强过程管控和责任考核。

渠道释压克制发货,洋河完善经销商评级、准入与退出机制

5月19日,洋河股份举办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会上,洋河股份管理层就营收、净利润双重下滑的质疑正面回应。坦言当前公司主要遇到四类问题,一是因品牌保鲜焕新不足,品牌势能有所下降;二是当前产品利润相对透明,渠道利润空间有所收窄;三是2021年以来持续中高速增速,当前渠道库存存在压力;四是营销转型待加速,从终端渠道到消费者运营转型的工作还需加快。

从洋河今年Q1财报看,其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减少24.03%至98.05亿元,期末合同负债同比增长20.78%至70.24亿元。“回款下滑幅度小于发货,可以推测公司为进一步降低渠道库存、平衡量价关系,主动控制了发货节奏。”华西证券分析道。

“包括洋河在内的多家头部酒企合同负债同比亦有所增长,说明头部企业仍对经销商有吸引力,回款意愿足,但企业发货更为克制,更为注重市场良性而非单季度业绩表现,对于这一类型企业,我们认为对于调整期的判断不必过于悲观。”招商证券也在本月的一份行业研报中表达了类似观点。

其也特别提示,今年Q1白酒行业应收票据(含银行承兑)合计为308.6亿,同比减少29%,说明渠道的金融杠杆,延续了去年Q3以来的收缩态势。“洋河等多个头部企业的应收票据(含银行承兑)同比均有明显的下降,体现出龙头企业在调整期的担当,不再催促经销商加杠杆来完成企业回款目标。”

“我们正在多举措进行库存去化工作。”谈及海天梦库存,管理层也提及最新进展。

据悉,洋河去年进一步完善了经销商评级及准入、退出机制。全年省内经销商净增加39家,省外经销商增加38家,全国总计增加77家。

“去年南京市场部分经销商撤出,所以该区域市场的体量从峰值下滑。蓝色经典今年任务量是持平的。但小经销商如果今年卖得好,明年可以商量着增加任务量。”一位洋河经销商告诉我们,“像M6+这样的品牌,在每个区域把好的市场做到5000万、8000万的量级是有可能的。”

为打造“共建共享”的企业生态,构建“厂商共同体”,洋河采取“召开定期厂商会议、组建大商议事委员会、搭建经销商意见反馈平台”的三大举措,加快起草《洋河市场监管大法》《洋河经销商保护大法》,以保障经销商的正当权益、促进洋河持续发展。

本次交流会上,也有投资者就终端网点的维护频次、业务员如何在自然动销时代过后提升业务水平发表看法。对此,管理层均予以回复。表态公司已加强厂方人员对终端的跑街查店、日常服务和赋能支持,并加快构建厂商端一体的营销模式,助力终端做强做优。

至于线上平台乱价致使线下网点价格体系受损,管理层也明确谈到,“公司已对扰乱市场价格的网点进行严格处理,对于严重违反公司规定要求的网点,取消合作关系。”

其预告,2025年公司将抓住“渠道精细化运作、区域网格化管理、组织考核优化”三大抓手。同时,考虑到“团购、渠道有差异化运营的需求,关键仍在价格、政策等的管控。公司将做好传统渠道、团购渠道的产品布局和政策管控。”

M6+严格配额管控,海之蓝开瓶率近两位数增长

给渠道释压的洋河,除了在部分回款指标上放宽考核节奏,也花费真金白银,加大终端动销帮扶投入,以让不同梯次价位产品实现各自对应的目标。

根据洋河本次交流会上提出的“四个聚焦”战略,今年公司将“聚焦洋河主导品牌、聚焦中端和次高端主价格带,聚焦省内市场和省外高地市场、聚焦主营业务”。

针对手工班年份酒,管理层承诺,作为洋河股份的战略性高端产品,将坚持长期主义、价值主义,短期不追求销售放量为公司带来超额收益,但未来希望手工班为洋河提供品牌支撑。

至于M6+,管理层在多次交流中的看法是,作为次高端价格带的领先品牌,当前最主要是要解决供需和量价问题。

本次业绩会上,管理层再度表态,“M6+已在2月实施严格的配额管控政策,对于不符合相关要求的市场暂停接收销售订单。目前库存总体符合预期。公司也将继续以开瓶为导向,保持M6+健康良性发展。”

不同梯队产品的动销速率,与相重点投放的区域市场走势密切相关。今年4月底,洋河在一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介绍,“海之蓝和梦之蓝仍是公司基本盘。梦之蓝重点销售区域在江苏省内和环苏市场。海之蓝在省外销售占比更高,天之蓝和水晶版梦之蓝受到市场的影响相对更大一些。”

彼时,洋河方面还提到,第七代海之蓝计划于上半年优先在江苏省内投放,定位仍为百元价格带超级单品。而海之蓝的此次改版升级,将增强省内大本营市场渠道推力,夯实省内百元价位带的销售根基。

“海之蓝集瓶盖兑好礼活动在五一假期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一波一波的瓶盖,差点让人数不过来。”根据梦之蓝社区今年5月披露的消息,通过开瓶扫码、现金红包、会员积分等终端促销措施积极动销。近两月间,海之蓝开瓶率和自点率均实现近两位数增长。

“着重做好消费者培育,推动海之蓝开瓶动销和持续放量。”管理层在交流会上对海之蓝的推广目标予以阐释。

相比海之蓝升级换代已有时间表,天之蓝的未来走向也备受投资者关注。对此,管理层于回复中介绍,天之蓝作为公司聚焦打造的中端价位段的主导产品,目前在“商务、宴席、礼赠”等消费场景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我们将围绕蓝色经典品牌焕新的整体规划,做好天之蓝品牌、品质升级的系统化方案,根据市场需求,掌握好升级上市的时机与节奏。”

多产品矩阵的重奏之上,洋河亦于整体费用投放节奏把控中,迎来业绩回暖信号。

从洋河去年Q4和今年Q1的销售费用率变动看,分别同比增加了54.6pcts/3.9pcts。本次业绩交流会上,管理层展望,2025年总体销售费用将聚焦重点产品、重点区域,并不断提高费用使用效率。

而考虑费用确认节奏及投放力度等因素所致,以洋河为代表的次高端酒企在今年Q1的净利率虽相应承受了小个位数的下行压力。但华创证券提醒,以洋河为例,其净利率环比有所好转。

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提早调整的洋河也将率先迎来新周期。

林辰/文

0 阅读: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