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熊式辉从监狱出来后,便发起牢骚:“当初不省那点钱就好了,也不至于到现在这个地步,一旁的妻子听后,提醒道:“你现在不是长官了,需要跟老百姓一样懂得花钱消灾!”。 熊式辉这人,1893年5月19日生在江西安义县万埠镇鸭嘴垅村,小名叫西广,字天翼,后来还给自己起了个号叫“雪松主人”。他不是那种书呆子出身,而是早早投了军,1911年就加入中国同盟会,跟着闹辛亥革命。1913年进了陆军第一预备学校,后来又上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1915年毕业后正式混军队,参加过护国战争、北伐战争这些大场面。1921年,他跑去日本陆军大学镀了层金,1924年回国后在广州滇军干部学校当教育长。北伐那会儿,他干过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党代表兼第一师师长,1928年升到陆军第五师师长,还管着淞沪警备司令。 1931年,熊式辉的事业算是到了高点。他先在南昌行营当参谋长,同年12月被蒋介石点名做了江西省政府主席,这一干就是十年。在江西,他真没少折腾,整修了南昌百花洲的东湖、南湖、北湖,搞基建;还推了个土布运动,号召大家省钱朴素点。他的这些操作让江西成了当时的“模范省份”,蒋介石对他挺满意,算是嫡系里的红人。可好景不长,抗战胜利后,他被派去东北当行政主任,负责接收地盘跟苏联谈条件。结果东北那摊子太乱,他没整明白,1947年就被免了职,扔到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当了个闲差,基本没啥实权。 1949年,国共内战完蛋,国民党跑台湾,熊式辉没跟上大部队,去了香港想喘口气。可香港也不是啥安乐窝,老部下老熟人一大堆找上门要钱要帮忙,他应付不下了就想跑南美洲。为了省钱,他搞了个假护照,结果被香港警察抓了现行,直接进了监狱。1950年初,他老婆顾柏筠跑前跑后把他弄出来,可这时候的熊式辉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大官了,日子过得稀里哗啦。 1949年,熊式辉因为假护照的事在香港蹲了几个月监狱。这对他来说真不是啥小打小闹。过去他当大官,住大宅吃好饭,身边一群人伺候着,现在呢?监狱里那破地方,小牢房、硬板床、糙饭,连个自由都没有,更别提啥面子了。他从国民党高层的风光日子一下子掉到这地步,心里那落差可想而知。 1950年初,熊式辉出狱了,多亏他老婆顾柏筠四处求人。可出来后,他面对的不是啥东山再起的机会,而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生活。他跟家人住进香港一个破公寓,条件跟以前没法比。以前的老部下、熟人,有的混得不好,有的到处流浪,都跑来找他帮忙。他开始还硬着头皮救济,可钱就那么多,救不过来,有些没捞着好处的人还骂他忘恩负义,他心里那滋味估计挺不好受。 眼看香港待不下去了,他又想跑南美洲。为了省钱,他又搞了个假护照,结果没跑成,再次被抓。这回他算是彻底明白了,省钱没啥用,反而把自己坑得更深。第二次出狱后,他整个人都蔫了,觉得自己这辈子算是完了。他不再是那个能指点江山的官员,就是个得为柴米油盐发愁的老头。他开始想,自己这辈子到底图啥?当年觉得自己是为国家干大事,现在呢,连个安稳日子都混不上。 这时候的熊式辉,心态真是掉到谷底。他老婆顾柏筠看着他这样,也挺无奈。有一天他坐在那儿发牢骚,说:“当初不省那点钱就好了,也不至于到现在这个地步。”这话听着挺实在,谁还没个后悔的时候呢?他老婆听完回了句:“你现在不是长官了,需要跟老百姓一样懂得花钱消灾!”这话不花哨,但点到要害。熊式辉以前当官,啥事有人捧着,现在得自己扛着,想省钱反而把自己害了。 出狱后没多久,熊式辉带着家人在香港实在混不下去了,就跑去泰国曼谷,想重新开始。他拿仅剩的那点钱开了个小工厂,本想着靠做生意翻身,可他哪会这个啊?没经验,工厂没撑多久就黄了,钱也赔光了。他这时候真是走投无路,没办法只好厚着脸皮找老朋友帮忙。他写信给张群和蒋经国,想在台湾混个闲职拿点养老钱。 1954年,他带着家人去了台湾。本以为能靠老关系安稳度日,可没想到又撞上硬茬子。陈诚那时候在台湾有实权,对熊式辉当年在东北丢地盘的事儿一直耿耿于怀,坚决不让他挂职。蒋介石也没辙,最后取消了对熊式辉的安排,让他自己想办法。 在台湾的日子,熊式辉过得挺清苦。没啥收入,就靠老朋友接济和卖点字画凑合着过。他的身体也不好,晚年老得病,1974年1月21日在台中因为脑溢血走了,活了81岁。他葬在一个简单的小墓地,墓碑上写着“雪松主人”,听着挺有诗意,可想想他这一辈子,真是风光过也落魄过。
1949年,蒋介石带着60万大军败逃台湾,其中大部分都是没成婚的年轻人,为了解决
【1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