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徐峥出500万片酬请王宝强演港囧,但王宝强却不同意:“我投1000万,0片酬,但要10%分红!”徐峥想了想不划算,就拒绝了。
徐峥在拍摄《泰囧》之前,已经是一个知名演员,但作为导演对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他对电影的热爱和对创作的执着,让他愿意冒险去尝试这条不确定的道路。然而,作为一部低成本制作的喜剧片,资金的紧张让徐峥倍感压力。
在一次聚会上,徐峥向好友黄渤提起了自己的计划,黄渤得知徐峥的困境后,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参演。
他知道这是徐峥的第一次导演尝试,而片子的预算也十分有限。
为了支持朋友,黄渤提出:“我不要片酬,算是入股吧。”这番话让徐峥既感动又感激,黄渤的这一举动无疑为徐峥减轻了不少压力。
与此同时,王宝强也被邀请加入这个项目。虽然他和徐峥的合作早已在《人在囧途》中建立了良好的默契,但当时的王宝强并不知道黄渤的参与情况。
他依然以演员的身份参与了拍摄,并收到了200万元的片酬。王宝强对自己的角色充满热情,他将自己对角色的理解融入到每一个细节中。
拍摄过程中,徐峥将自己的心血都倾注在这个项目上,他和黄渤、王宝强之间的默契也愈加加深。
几位演员的配合默契,喜剧元素的自然融入,以及对人性深刻的洞察,让《泰囧》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喜剧,更是一部引发观众共鸣的影片。
随着电影的宣传和上映日子的临近,徐峥、王宝强和黄渤的期待愈发高涨。然而,心中难免有些忐忑:这部电影会得到观众的认可吗?
终于,《泰囧》在国庆档上映了。观众的反应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票房在短时间内就不断飙升。
最终在国庆假期结束时,《泰囧》斩获了12.6亿的惊人票房。这个数字震惊了整个电影界,也让所有参与者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随着票房的不断攀升,黄渤作为“入股”的参与者,最终获得了近5000万的收益,而王宝强仅仅拿到了200万元的片酬,这也引发了不少人的讨论。
虽然王宝强的收入相对较少,但他对此表示了理解。
2015年,徐峥的导演生涯已经蒸蒸日上,他决定拍摄《港囧》,希望能够延续《泰囧》的成功。
在选择演员时,他自然想到了王宝强,这位曾与他合作过的黄金搭档。可王宝强在接到邀请时,提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要求。
“徐峥,我愿意投1000万,但我不要片酬,只要10%的分红。”王宝强的话让徐峥愣住了。
他知道,王宝强的出资不仅显示了对项目的信心,也体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然而,徐峥心中闪过一个念头:如果他答应了这个条件,那么自己将承担更大的风险。
徐峥仔细考虑了片酬和分红的比例。在经历了《泰囧》的成功后,他对于电影的市场和利润分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尽管王宝强的投资无疑是出于对影片的支持,但他也清楚,若影片的表现未能达到预期,自己可能面临更大的压力。
“我觉得这样不太划算,王宝强。”徐峥最后还是拒绝了这个提议。
他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每位演员的收入,尤其是像王宝强这样的合作伙伴。虽然这意味着他将不得不承担更大的风险,但他坚信影片的质量会为他们带来好的回报。
王宝强对此感到有些失落,他曾以为徐峥会欣然接受自己的提议。实际上,这并不是两人第一次在合作上出现分歧。
随着事业的发展,王宝强愈发希望能够掌控自己的资源与未来,他希望通过投资参与到项目的核心中,而徐峥则希望维持稳定的合作模式,确保每个人都能在项目中获得应有的回报。
分歧让两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经过一番争论后,王宝强决定不再参与这个项目,转而选择退出。
这一决定对徐峥而言无疑是一次打击,但他也尊重王宝强的选择,并理解他追求更高目标的渴望。 最终,包贝尔成为了《港囧》的新角色。
虽然包贝尔在行业内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对于观众来说,他与王宝强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在拍摄期间,徐峥虽然努力调动包贝尔的表演,但观众们的期待却总是落在了王宝强的身上。
电影上映前夕,徐峥内心充满了不安。尽管他相信自己的导演能力和影片质量,但心中始终有一丝担忧:观众会不会怀念王宝强的表现,是否能接受包贝尔的演绎?
当影片正式上映时,观众的反响不如预期,虽然影片依旧在票房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与《泰囧》相比,仍然显得力不从心。
观众们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对王宝强缺席的惋惜,这让徐峥心中产生了深深的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