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年间,两乞丐街头耍“人面蛇”,真相令人胆寒,被判凌迟处死。 同治年间,清朝国力衰退,战乱频发,老百姓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尤其在山东淄川一带,灾荒、贫困让不少人流离失所,乞丐遍地。就在这乱世中,两个乞丐张三和李四相依为命。这俩人打小被父母抛弃,靠街头讨饭长大,后来被一个破落的小乞丐帮收留。乞丐帮里都是些老弱病残,讨来的钱勉强糊口,张三和李四经常饿得前胸贴后背。但苦日子熬久了,俩人反倒成了过命的兄弟,互相扶持着活下去。 有一天,俩人偶然撞见一个路过的戏班。戏班里几个小孩表演杂技,翻跟头、耍刀枪,围观的人拍手叫好,赏钱哗哗地扔。张三和李四看得眼热,心想:要是学会这手艺,不比讨饭强?于是厚着脸皮求戏班班主收留。班主见他俩态度诚恳,就点头答应了。可戏班的生活哪有那么好过?训练苦得要命,班主动不动就拿鞭子抽,所谓的“绝活”全是假把式,背后全是苦力活。干了没多久,俩人失望透顶,干脆逃出戏班,又回到街头讨饭。 离开戏班后,他俩琢磨着卖艺比乞讨来钱快,可没道具没技术,想法只能搁浅。直到有一次,张三在街头捡到一个弃婴,哭得撕心裂肺,他看着那孩子,想起自己小时候的惨样,心里不是滋味。李四却突发奇想,说:“咱捡个孩子养大,教他卖艺,不就能翻身了?”这主意一出,俩人开始捡弃婴,想培养个“摇钱树”。可这些孩子要么身子弱,要么挨不住训练,没多久就死了,计划一次次落空。 眼看着孩子一个个死去,张三和李四不甘心,总想着找出路。有一天,他俩从一个江湖郎中那听说个怪招——“蛇皮敷身,能得蛇身便得永生”。这话听着玄乎,可俩人穷途末路,半信半疑就试了试。先在捡来的婴儿身上实验,把蛇皮硬贴上去,可孩子哪受得了这折腾,没几天就咽气了。俩人合计着,婴儿太脆弱,得找大点儿的。于是,他俩开始拐骗两三岁的幼童,打算用这偏方“改造”出一个能赚钱的怪物。 折腾了好几次,孩子死的死,伤的伤,俩人手法却越来越熟练。终于,有个哑巴男孩成了他们的“成果”。他俩狠下心,把男孩的胳膊腿砍掉,再把蛇皮缝在他身上,硬生生造出个“人面蛇”。这东西长得头是人样,身子裹着蛇皮,拖着残躯爬来爬去,看着就让人头皮发麻。拿到街头一表演,果然炸了锅,围观的人挤得水泄不通,铜钱银子哗哗往兜里装。 这“人面蛇”让张三和李四尝到了甜头,可这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镇上有个姓刘的老先生,年纪大了,眼光却毒。一次看表演时,他瞧出“人面蛇”眼神不对,动作也僵硬,觉得蹊跷,就暗中盯着这俩乞丐。后来,他偷偷跟到城外破庙,发现那儿藏着见不得人的秘密——血腥味刺鼻,还有孩子的哭声。他吓得魂儿都没了,连夜跑去报官。 官府接到举报,立马派捕快去查。到了破庙一看,地上血迹斑斑,角落堆着蛇皮,还有几具幼童的残肢,另有俩孩子奄奄一息。捕快当场逮住张三和李四,押回县衙审问。面对这些证据,俩人想赖都赖不掉,只好交代了全部罪行:拐了十几个幼童,砍手砍脚,缝蛇皮,造“人面蛇”,就为了骗钱。听着这供词,衙门里的人都气炸了。 县令听完案子,肺都气炸了,觉得这事太大,赶紧上报巡抚衙门。巡抚派了个钦差大臣下来亲自审。钦差听完案情,拍桌子大骂这俩人没人性,丧尽天良。根据《大清律例》,这种“采生折割”的罪行属于十恶不赦的重罪,压根没得饶。最终,判了张三和李四凌迟处死,绝不姑息。 行刑那天,刑场挤满了人,老百姓都想看看这俩恶棍的下场。刽子手一刀刀割肉,血流了一地,惨叫声传出去老远。俩人被活活折磨死,脑袋还被挂在城门上示众。这案子闹得太大,朝廷震怒,下令各地严查类似恶行,别再让无辜的孩子遭殃。从那以后,“人面蛇”再没出现过,街头也太平了。 这事传开后,不光震慑了山东一带,连朝廷都开始重视保护幼童。那年头,社会乱,穷人多,有些人为了活下去啥都敢干。张三和李四不是天生恶人,可一步错步步错,最后把自己送上了绝路。这案子让人唏嘘,也让人警醒:日子再苦,也不能拿人命开玩笑。人性这东西,有时候真挺复杂的。
同治年间,两乞丐街头耍“人面蛇”,真相令人胆寒,被判凌迟处死。 同治年间,清朝国
灵鹿踏花寻梦来
2025-05-20 20:42:25
0
阅读: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