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中国获得胜利,日本决定不向特朗普下跪,要求美国彻底取消关税!   日本正与美

漫聊小知识 2025-05-21 12:08:11

看到中国获得胜利,日本决定不向特朗普下跪,要求美国彻底取消关税!   日本正与美国围绕关税问题举行谈判,在第二轮谈判结束后,日本首席贸易谈判代表赤泽亮正对外表示,日本不会仓促达成一项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的贸易协议,日本将坚持要求美国取消关税。   以前日本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往往只能忍气吞声,但这次他们却罕见地挺直了腰杆,公开要求美国彻底取消不合理关税。这背后,中国的胜利给了日本重要的启示,但日本的处境和中国毕竟不同,他们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   中国对美国的关税反制,那可是实实在在的 “教科书级” 操作。从 2025 年初开始,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从 10% 一路飙升到 125%,但中国也不含糊,直接以牙还牙,对美国的农产品、汽车、能源等关键领域进行精准打击。   比如,中国对美国的共聚聚甲醛加征 74.9% 的反倾销税,直接打到了美国汽车产业的 “七寸”。这种硬碰硬的态度,让日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日本发现,中国通过强有力的反制,不仅没有被美国压垮,反而迫使美国在谈判桌上做出了让步。   比如,中美在瑞士达成的关税协议,美国同意取消 91% 的关税,这让日本意识到,面对美国的无理要求,一味妥协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只有敢于反击,才能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但是日本的经济结构和中国不同,他们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更深。汽车产业是日本的经济支柱,2024 年日本对美汽车零部件出口额高达 12310 亿日元,占对美出口总额的 5.8%。   美国对汽车加征 25% 的关税,直接让日本车企每小时损失 100 万美元,丰田等巨头预计将承受超过 1 万亿日元的负担。   更麻烦的是,日本国内的农业游说团体势力强大。自民党的政治基础很大程度上依赖农民的支持,而美国要求日本开放农产品市场,尤其是大米市场,这无异于动了自民党的 “奶酪”。   石破茂首相在参议院选举前明确表示,“绝不会牺牲日本的农业”,因为一旦在农业问题上让步,自民党很可能会失去大量选票,甚至导致政权更迭。   日本虽然不像中国那样有全面对抗的实力,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底牌。他们手里握着两张重要的牌:一是美债,二是半导体供应链。   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日本持有近 1.13 万亿美元的美债。虽然日本曾暗示要抛售美债作为谈判筹码,但后来又改口称 “不认为出售美债是日美谈判的手段”,这背后其实是一种策略性的试探。   抛售美债虽然能给美国经济带来压力,但也会对日本自身的金融市场造成冲击,尤其是日本的银行和养老金机构持有大量美债,价格下跌会导致巨额账面损失。   另一个筹码是半导体供应链。日本在光刻胶、半导体材料等领域占据全球主导地位,信越化学和 JSR 公司控制着全球 90% 以上的光刻胶市场。   如果日本限制这些关键材料的出口,美国的芯片产业将受到严重影响。不过,日本也清楚,这种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的手段不能轻易使用,否则会破坏长期建立的供应链关系。   日本在军事上对美国的依赖是其无法完全挺直腰杆的重要原因。   虽然近年来日本试图通过推动军事装备出口和联合研发来减少对美国的依赖,比如与英国、意大利共同研发第六代战斗机,但短期内仍无法摆脱美国的安全保护伞。   美国在日本驻扎着超过 5 万名士兵,提供的核保护伞是日本防务的基石。如果日本在贸易谈判中过于强硬,可能会导致美日同盟关系恶化,甚至影响到美国对日本的安全承诺。   这种战略困境使得日本在谈判中必须小心翼翼,不能像中国那样毫无顾忌地反击。   石破茂首相多次强调,“不会因过于在意期限而做出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并表示 “将以坚定不移的决心应对” 美国的关税政策。   但日本的局限性也很明显。经济上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军事上对美国的安全需求,以及国内政治的制约,使得他们无法像中国那样完全与美国硬碰硬。   他们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采取强硬态度,比如拒绝接受汽车关税、拖延谈判进程,但最终可能还是需要做出一定的妥协,比如扩大进口美国农产品、放宽部分市场准入条件。   日本这次的 “不下跪”,是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做出的艰难选择。他们从中国的胜利中汲取了力量,但也不得不面对自身的战略困境。 而对于中国来说,日本的态度变化也提醒我们,在国际竞争中,只有自身实力足够强大,才能赢得尊重和话语权。   那么,日本的这种 “有限强硬” 能否持续下去?在中美博弈的大棋局中,日本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观察者网——《日本首席贸易谈判代表:将坚持要求美国取消关税,不会损害国家利益》

0 阅读:70
漫聊小知识

漫聊小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